2025年2月11日,科创板市场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市场态势,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一、指数表现与个股涨跌
近期,科创板相关指数波动频繁。虽然暂未获取到2月11日当天的实时指数数据,但从过往走势来看,科创50指数作为科创板的代表性指数,其走势备受关注。在科技行业发展的推动下,科创50指数曾在某些时段表现强劲。例如,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或市场需求增长时,相关成分股股价上涨,带动指数上扬。
个股表现方面,涨跌互现。截至2月10日,共7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最高的是厦钨新能,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97亿元,同比下降23.19%;其次是和辉光电、中国电研,营业收入分别为49.58亿元、45.25亿元。增幅方面,发布业绩快报公司中5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增幅最高的是和辉光电,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9.58亿元,同比增长63.17%;其次是爱博医疗、科德数控,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22%、33.88%。营业收入下降的有2家,降幅居前的有首药控股、厦钨新能。
利润方面,公布业绩快报公司中,去年5家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在亿元以上的有4家,净利润最高的是厦钨新能,去年实现净利润4.97亿元,同比下降5.70%,其次是中国电研、爱博医疗,净利润分别为4.65亿元、3.87亿元。增幅来看,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5家,增幅最大的是科德数控,去年实现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7.91%,其次是骄成超声、爱博医疗,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7.37%、27.36%。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有2家。结合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进一步筛选发现,目前公布业绩快报的科创板公司中,有5家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如科德数控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88%,净利润增长27.91%。
二、融资融券数据
从资金流向来看,科创板市场的活跃度较高。2月7日,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1446.0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9.36亿元,连续3个交易日增加。其中,融资余额合计1440.5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9.19亿元;融券余额合计5.5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671.11万元。这表明投资者对科创板市场的关注度较高,资金的流入流出反映了投资者对不同个股的预期和判断。较高的融资余额说明投资者看好市场的短期表现,积极借入资金买入股票;而融券余额的增加,则可能意味着部分投资者对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势持谨慎态度,选择借入股票卖出,以期在股价下跌时获利。
三、北向资金动态
在北向资金方面,科创板个股也受到一定关注。343只科创板股获沪股通持有,截至8月15日,持股量合计为15.95亿股,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3067.48万股,持股市值合计645.88亿元。沪股通持股量最多的科创板股是晶科能源,最新持有1.48亿股,中国通号、澜起科技紧随其后,沪股通持股量分别为1.16亿股、1.07亿股,持股市值居前的有澜起科技、中微公司、传音控股等,持股市值分别为58.10亿元、46.87亿元、39.41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变动看,有190股获沪股通增持,增持量居前的有中国通号、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沪股通减持的有111只,减持量居前的有颀中科技、诺禾致源、西部超导等。
2025年2月11日的科创板市场,在指数波动、个股业绩表现、资金流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复杂的市场格局。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包括指数走势、个股业绩、资金流向等,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把握投资机会。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