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为何不取消中考普职分流

文 / 雅山 2022-08-05 09:51:18 来源:亚汇网

   全国各地中考陆续放榜。中考最大的特点是普职分流,哪怕是教育最强的省市,接近一半人考不上高中,只能入读职校,是国内近些年的普遍现象。因而,“取消普职分流,普及高中”的呼声,在社会上持续升高。

   尽管社会呼声很高,但教育部给出的回应仍是: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今年2月23日,教育部还召开了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会上,教育部强调了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的必要性,并提出下一步要怎么保持大体相当的措施。

   中国素来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过去几十年,中国强大的劳动力市场使我们国家得以翻身,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然而,如今这个引以为傲的劳动力市场却出现持续衰落的现象,主要的表现是技术工人的奇缺,年轻人不愿从事制造行业。

   制造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人员,他们需要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去支撑工作的顺利完成。可如今技术人员却十分紧缺。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2200多万。

   一边是大量技术人员的紧缺,另一边却是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下,很多人不愿意去技校上学,每年各种技校的招生率都没有达到预计指标。

   哪怕是技校的招生老师亲自去学校宣传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仍然吸引不了大众的眼球,只有那些实在是走投无路的学生才会选择前往职业学校学习。而学生和家长都把在技术学校上学看成是难以启齿的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人是生产力的主力军。国家需要拔尖的大学人才去领导科技的发展,但同时更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重视高级技工的缺口问题,一个制造业大国,怎能缺少高级技工。所以,只有改善当前的择业情况,国家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育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和社会需要,研究拟定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当前国家和社会对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是教育部研究拟定教育工作方针政策时所必须重点关注的。所以,普职分流不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还不能普及高中,而是社会的需求必须普职分流,不仅要让一部分能读书的人继续读高中考大学提升国家科技力量,更需要让一部分人转入技术学校,进行职业教育,将来成为技术工人,支撑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所以在年初教育部的发布会上,教育部不仅强调了普职分流的必要性,更公布了今后加大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举措。让学生和家长改变对职业教育的习惯性歧视思维,接受职业教育的观念,并乐意通过普职分流,投身到职业教育中去。

   目前普职分流后入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已经不是过去那样了。他们一样可以像普高学生那样,参加高考,考入大专或者本科,甚至研究生。反观入读普高的学生,高考后,大部分人还是只能录到普通的二本院校甚至大专。这些当年考上普高的学生,未必就比那些从职业学校考上大专或者本科的学生有多少优势。

   只是,很多的家长仍然接受不了小孩分流到职校,哪怕小孩学习成绩再差,也希望能读高中升大学。因为按照现在高考的升学率,只要能进入高中,再差的学生,都大部分能读上大专甚至本科。而且,很多家长认为,15岁的孩子,心智不成熟,过早分流不好。只要进入高中管着,等他们心智慢慢成熟了,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学习了。

   只是,这会不会是家长自己的一厢情愿呢?高中的知识跟初中已经是几何级别的跳跃。初中学不进去,上到高中,面对更多的课程,更难的知识点,那些初中时就学不进去的小孩能坐得下来学得进去吗?是想让他们不是在课堂上睡觉,就是去骚扰别人吗?

   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该怎么教授呢?现在的小孩都是骂不得打不得,动不动就被家长投诉,教学怎么开展?同在一个班,他们不想学习,但还是有人要学习的,这对想学习的人又怎么公平?

   普通高中学校并不是把不想学习又不想过早分流的学生托管起来的学生托管机构。而且,学不进去却勉强把他们关在高中课堂上,难免不会有部分同学不是放任,而是压抑,出现心理问题。

   每个孩子天赋不同,一些孩子不适合数理化英,不代表他们不适合学技术。所以,无论是分流到普高还是职校,适合孩子自身发展的,才是最好的分流方法。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