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中考成绩会很惨的十类学生

文 / 雅山 2022-08-08 09:15:52 来源:亚汇网

   1、埋头题海战术,忽视思考总结。题海战术是大家最容易落入的“陷阱”!很多同学认为成绩提高不了,是因为题目做得不够多!由于备考期间,各学校已经停止了知识授课并开始紧张的复习查漏补缺阶段,几乎是天天都会有考试,时时都会有练习,课上的时间不是做题就是讲卷子,每天的工作几乎是周而复始,同学们的心态也逐渐从开始的兴奋,转变成疲惫,并最终走向麻木。所以刷题要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同学都适合鏖战题海的!盲目做题没有针对性,更不会有全面性。一定数量的题目是需要做的,但做题的同时也要思考出题者的意图,通过其他方式如何考到同一知识点等等。

   2、否认老师,忽视课堂。尖子生很容易犯这个错误,因为尖子生已经领先于很多人,而老师的课堂讲解多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程,所以尖子生理所应当地认为老师的讲解已经不适合自己了,其实不然!据调查发现,90%以上的中考状元最注重的都是课堂的听讲,而不是为赶进程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习题。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的授课有明确的目的和策略,既可能在引导你联系不同的知识,也有可能在反复强调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3、熬夜补时间,忽视零碎时间。可是你知道吗?熬夜并不可取,不仅影响睡眠,容易疲劳,也会导致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反而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成绩也可能会下降(曾亲眼见过初三一位很努力的同学越熬成绩越低)。

   4、闭门造车,忽视同学合作。在最后阶段,有些同学在备考中单打独斗,忙于自己闷头复习。作为团体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把自己从整体中摘除,如果因为初三时间紧张、任务繁重而把自己圈在厚厚的围栏中闭门造车,不与外界交流,势必会为自己增加压力,无处排解!

   5、拼命三郎,忽视劳逸结合。很多同学用于学习的时间非常多,甚至牺牲了娱乐和休息的时间,但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的方法,收效甚微。初三复习如果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复习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一味紧绷着学习这根弦,势必会为心理和生理增加重负。

   6、患得患失,忽视测试本身的意义。中考之前的所有测试,不论月考、期中考、模拟考,都是为中考做准备的!最终目的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考减少问题。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甚至觉得痛苦,对写作业、考试都是想尽办法逃避,但是越逃避、越不愿面对就越难学好。还有同学因为成绩差、很多题不会做、担心考不好等种种原因害怕考试,也因此无法专注、认真地考试,成绩自然不会理想,考完后抱怨题太难,分数低,却不努力纠正错误,这样对他们来说考试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用心认真听完老师的课,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走,就会发现学习也并非多大的难事儿。即使遇到难题、犯错误,也能坦然面对。

   7、爱钻疑难怪题,忽视基础题。有的同学喜欢钻研疑难怪题,要么对基础题不屑一顾,要么一看自己大概会做就一眼而过,丝毫不注意自己可能会在书写步骤中出现的错误。就中考试卷中,70%是基础题,20%是中档难度题,只有10%是基础题衍生的难题,如果把绝大多数精力投于疑难怪题,就会因小失大了!很多中考尖子生说,初三一轮复习时,注重的是基础,重点知识点要无一遗漏,而到了第三轮复习时,那也已经是最后的时间了,该做的题都已经做过了,就不要做太多的题,尤其是难题刁题,不要去做,要不然会打击信心,反而更加容易紧张。

   8、只抓个别知识点,忽视全局。所有中考的知识点都是相互关联构成的知识网,特别是政史知识。政史有一些主观题,万一知识点没背熟可以通过知识体系来引出,这样还是有可能得分的。而理化是纯客观的,所有的知识点是由不得任何主观发挥的,整体的关键词把握了,还有可能根据公式导出。

   9、照搬参考书,忽视课本。参考书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加深,而有些同学把参考书当成圣经,大部分学习时间花在参考书上,而用在课本上的时间却很少,本末倒置。大家要记得:参考书是用来参考的!虽然有些质量高的参考书归纳总结得不错,但同学们只能用它来进行查漏补缺、启迪思路,最终自己思考形成解题思路才能考出好成绩。

   10、急于求成,学习无规划。在复习的过程中,心浮气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同学会遇到这种情况:平时复习觉得没有问题,题目也能做,发现考试就是拿不了高分,甚至考试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还要简单。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因为你太心浮气躁了,没有踏踏实实地思考问题。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重复老师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师讲的题“悟”一遍,穷尽一道题的来龙去脉,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这叫“天天清”;每周六都对这一周的内容回头看,做到没有疑问点,这叫“周周清”;每月再巩固一次,这叫“月月清”。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