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新型体罚”在中小学盛行 老师不动手也不动口 学生却更难受

文 / 陌尘 2022-08-27 12:54:48 来源:亚汇网

   “教书育人”,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们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教会学生们做人的道理,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在古代,教书先生的地位很多,先生们上课都是手持“戒尺”的,哪个学生不听话,调皮捣蛋,或者是没有完成作业,那就被会先生打手心。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秉承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教育理念,打学生们手心这样“体罚”的行为绝对不能再出现了。

   而且孩子们都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希望,不能做出任何影响他们成长,伤害学生们幼小心灵的事情出现。尤其是对中小学生,因为年纪比较小,所以在学生们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引导,而不是大声呵斥和体罚。

   相关部门明确规定,教师禁止教师7类行为学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点很重要,很多事情不可能依靠“体罚”来进行。而且很多步入青春期的学生们都比较叛逆,体罚不仅不会起到作用,反而还会适得其反。

   为了保护学生们,也为了让教育更好的发展。教育部明确规定,禁止教师以下7类行为。

   其一,不得以击打等造成身体痛苦的方式进行体罚。其二,不能超负荷的发展,或者是变相的孤立,给孩子们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其三,不得辱骂或者是说带有歧视性的词语等,要保护学生们的人格和尊严。其四,不能因为个人而批评整个班级。其五,不能因为成绩不好而对学生们进行惩罚。

   其六,不能把个人情绪发泄到学生们身上。其七,不能做出任何侵害学生们权利的事情。

   如果学生们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师有适当惩戒的权利,但是不能过当。并且应该及时通知家长,让家长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和训导。

   老师的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明确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

   分析:

   因为这样的规定,现在很多老师对学生们都是不动手也不动口的。但是毕竟在中小学期间,学生们难免会调皮捣蛋,有的时候会做出影响上课纪律的事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是可以做出相应的惩戒的。

   但是现在的老师不打不骂,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体罚”,并且效果比较显著,让很多学生直呼更难受。

   “新型体罚”在中小学盛行,老师不动手也不动口,学生却更难受学生们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家长们自然不希望孩子在学校里面受到任何的委屈。再加上有明确的规定,老师自然也不敢真的动手动口。

   但是学生们不听话的时候,老师也会用另一种方法小惩大诫,不过看似“不痛不痒”的惩罚,却让很多学生直呼更加难受。这种新型的“体罚”就是罚写。

   “罚写”,学生们应该非常熟悉。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正是需要写字和练字的时期。为了能快速提高学生们的识字能力,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都会对学生们进行听写,一旦书写错误,老师就会对学生们进行罚写,把写错的字反复再写几遍。

   现在罚写也会用在犯错的学生身上。一旦学生出现了不听话,或者是影响课堂纪律的事情出现,老师就会直接让学生们罚写。

   可别小看这种罚写,动辄就要上百遍。很多学生写的手都酸了,表示比罚站更难受。但是却也加深了印象,以后不再犯相似的错误了。家长要多多体谅老师,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多引导对于学生们犯错了,老师应不应该进行罚写,很多家长和老师也是众说纷纭。有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强,体罚的方式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逆反心理。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都是给学生们“惯的”,打不得骂不得,都能欺负老师了。但是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的,都是为了学生们好,为了教育的发展。

   家长也应该多体谅一下考试在教育中的难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问题,家长也是有一定责任的,希望家长们也能在学生的成长中多多引导,让学生们更明事理。

   写在最后:

   老师们对待教育的想法也很简单,自然是希望班级里面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好的成绩,都能有更好的未来。老师们的教育目的和家长们的培养目标其实是一致的。

   家长们应该信任和体谅老师,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更认真,应该更加体谅父母,这样我国的教育才能更上一层楼。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