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车的加入,出租车行业也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不能仅局限于传统做法,出租车改革、专车改革消息不断,都或多或少地警示我们出租车行业现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2020年中国出租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显示,专车、快车、顺风车……在打车软件平台“开疆扩土”的2年多时间里,多样化出行模式层出不穷,竞争也日益白热化,传统出租车行业面临危机。
“专车太贵、快车太少、顺风车需提前预约,安全方面也有顾虑”
告别“烧钱补贴”时代,打车软件渐成“鸡肋”
最近,省城市民王梦颖遇到件烦心事。 “滴滴和快的公司合并后,一号专车内的快车暂停服务,可是我7月份才充值的199块钱,现在只能使用专车。 ”王梦颖告诉记者,快车灵活方便,价格适中,她出行经常使用快车,而专车的价格超出了经济承受范围。“咨询客服想退回软件内剩余的97元,但对方表示,只能退回77元,因为要减掉当初充值时享受的20元优惠。现在里面剩余的钱退回来不划算,使用专车又舍不得,打车软件成了‘鸡肋’。 ”
与王梦颖一样,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自从打车软件基本没有补贴优惠后,使用率大大降低。专车太贵、快车太少、顺风车需提前预约,安全方面也会顾虑。 ”
根据近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出行研究报告》显示,移动出行市场开始从出租车打车市场向各个领域快速渗透,包括专车、拼车等。2014年,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达到2.11亿人,2015年,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将达2.69亿人,同比增长为27.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2014年移动打车领域用户迎来爆发式增长之后,2015年移动打车用户的增长有所放缓。
反思: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三大痛点
今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官方为何在此时推出这样一份改革方案?外界分析,司机“份子钱”过高、乘客打车难突出、专车身份尴尬等都是重要原因。未来,这一改革能否真正祛除这些行业“痛点”,引发关注。
痛点一:的哥为“份子钱”发愁——能否斩断出租车牌照上的利益链?
油钱、修车钱和“份子钱”,犹如压在出租车司机身上的“三座大山”。“每天一睁眼,就欠公司的‘份子钱’”,这是很多出租车司机的烦恼。
所谓“份子钱”,是出租车司机按月向出租车公司缴纳的承包费,其中包含出租车的牌照费用、管理费用、养老保险以及税费等。这些“份子钱”被用于出租车企业用以承担40个项目的成本,其中不乏被用于承担企业离谱的办公、招待等花销。长期以来,出租车企业的管理成本是一本“乱账”,但经营出租车公司却仍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痛点二:乘客抱怨“打车难”——如何合理地分配运力?
在打车这对供需关系中,一头是司机抱怨“份子钱”高,另一头则是乘客吐槽“打车难”。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出租汽车137万辆,出租汽车经营企业8428户,个体经营业户126292户,从业人员261.8万人,2014年完成客运量406亿人次。然而,“打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根据《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2~2013)》,基于2013年对38个城市的调查显示,35%被访者表示,在城市打车时等待出租车的时间超过20分钟,70%被访者的等待时间超过10分钟。
落实:滴滴快的拿到首张专车牌照(上海)
10月8日下午,滴滴快的正式宣布其专车平台获得由上海市交通委颁发的网络约租车(专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滴滴快的由此成为第一家获得网络约租车平台资质的公司。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发放牌照表明上海市交通委迈出了规范约租车行业发展的新步伐。该模式旨在“鼓励创新,依法合规”,实现约租车与巡游出租车错位发展。
滴滴快的CEO程维称,据统计,目前全国每天有2000万人次打不到车,出行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专车业态从野蛮生长到合法合规,首先经受了市场检验,网络约租车的经营仍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
对于国内发出的第一张专车平台的资质许可,业界认为,这是专车在国内诞生以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表明政府和业界对交通领域移动互联创新的肯定和认可,专车有望在路径上合法化。
上海市交通委这次牌照给的是滴滴上海分公司,目前这一资质许可的业务只有滴滴旗下专车,不包括快车。上海摸索的专车管理方法的整体特点是更加市场化,允许符合相应条件的车辆接入网络约租车平台。
程维表示,上海此次模式主要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更加市场化,尊重了现在市场上已有的专车业态,并没有像原来的出租车管理一样制定统一价格,也没有约定专车的数量,这些以前有很多争议;其次,如果私家车符合标准,也是可以运营的,并没有要求改变车辆的性质,这也是鼓励保护创新的大方向。
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
分析认为,随着出租车改革的推进,相关概念股望受益,关注强生控股(600662)、锦江投资(600650)、海博股份(600708)、交运股份(600676)等。 重点个股简析: 强生控股:公司是一家以出租车运营为主业务的上海本地公用事业龙头。公司在上海地区拥有6200多张出租车运营牌照,是上海第二大出租车运营企业。 海博股份:公司形成了以“海博出租”为主体的都市服务业,以著名品牌为特征的都市工业,以货运为起步的都市物流业的三大运行板块。“海博出租”拥有出租车、租赁车等运营车辆5000辆和汽销、汽修、汽配、汽检、驾培等产业,是上海出租汽车行业五大骨干企业之一。
前瞻: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概念股望受益
市场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