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有人组织武汉的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参加替考事件。从线人提供的材料中,记者得到了过去的几个月里,来自枪手组织内部的视频,揭开了枪手公司、考生家庭和监考老师之间隐秘的地下利益链条。
此报道一出,教育部昨天下午立即回应称,对此事高度重视,已派工作组赶赴河南省、湖北省指导督办调查,并请公安部指导有关地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根据规定,违规学生将取消成绩,最严重将停考3年。
同日,河南省招生办也迅速回应此事件,称2014年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者为127人。河南省招办已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已向开封派出工作组对案件进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
买通监考7万元打点考场高考前几个月,在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教学楼的厕所里,出现了很多招募高考枪手的小广告。虽然广告出现在不同的学校,但是留下的竟然是同一个手机号码。打通这个号码之后,一个自称是李老师的人提出了应聘枪手的条件。
李老师说,他会安排高校的大学生做高考模拟试卷来测试能力。只要测试过关,大学生就能成为枪手了。在与李老师的QQ聊天中,他报出了充当高考枪手的价码——考上二本两万,一本三万,重点一本五万,如果考上了全国名校,酬劳还可以商量。
在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这位神秘的高考枪手组织者——李老师露面了。李老师表示会用钱搞定一系列流程,他们操作高考代考会在河南几个县城里进行,在这几个县城里,他们可以买通关系,在监考的各个环节获得通融。打点一个考场,去年起步是六万,今年起步是七万。 【详细】
2014年6月,河南杞县高考替考事件已查实高考替考考生127人,截至18日晚,经过公安机关积极侦查,调查控制了23人,其中5名学生家长,1名媒体报道中出现的豫BQW车主兼司机,1名主考、12名监考和4名起中介作用的教师共17名教师。目前已有9人供述承认涉案。
虽然高考防止舞弊的技术日趋完善,但替考等舞弊事件仍然年年发生,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失守,金钱和权力的介入让本应公平的高考变得不再神圣。
有钱能使鬼推磨利益驱使无疑是高考替考的源动力。仅拿此次河南杞县替考事件为例,买通关系,打点一个考场起码7万;“枪手”的价码——考上二本两万,一本三万,重点一本五万,如果考上了全国名校,酬劳还可以商量。
由于考场普遍采用指纹验证机,替考组织者专门为“枪手”准备了一个以假乱真的指纹膜。在杞县替考过程中,有替考生指纹发生问题,但后来监考老师依然放行,这其中无不是金钱在起作用。
不仅如此,历年曝光的替考案中,总有大批公职人员涉案,其中多来自公安、教育系统,尤其是这两系统中的户籍部门和招生部门。
教育部表示,一经查实,将对此事涉及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对伪造、变更身份证准考证以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一律取消本科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节轻重暂停其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3年。对替考的在校大学生,将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详细】
河南高考替考案,震惊全国。尤其当整个替考过程被媒体的镜头记录下来后,对舆论和公众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首先震惊的是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已查实的违规违纪人数就达165人,其中127人替考;然后震惊的是替考已经组织化,在武汉高校招大学生当“枪手”,到河南替考,一条龙服务;还震惊的是替考利益链已经延伸到对监考老师的买通。
据组织者介绍,他们先搞定主监考的领导,再搞定监考的老师,打点一个考场起步价是7万元,他们称雇主多为官员和有钱人。这些都是组织者的说法,事实还需警方进一步调查确认。
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立刻作出了反应。教育部回应称,由他人代考者,一律取消本次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对替考的在校大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河南省招办称已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对考生视频信息进行比对审核;湖北相关部门也称会严肃处理参与河南替考的在校生。
官方反应虽然很快,但都还属于媒体曝光和舆论压力下的“被动反应”,媒体的调查和曝光仍然主导事件的进程。替考者只有127人吗?替考所牵涉的仅仅是媒体曝光的几个地方,还是更大面积、更可怕的蔓延?庞大的替考利益链仅仅露出冰山一角,暴露的只是长长的利益链底层的一部分,到底哪些主监考的领导被买通,哪些考场全面沦陷,多少监考者成了内鬼?
人们也许能容忍暂时的贫困,容忍从成长到就业中很多不公平,但无法容忍教育的不公,尤其是高考的不公平。高考对很多人来说,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个改变命运、实现阶层流动的最重要通道,一个人再穷困潦倒,他仍然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因为下一代人也许可能通过高考实现命运的转折。
必须要对替考利益链上的每一个人追究责任,并让他们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让公众看到“高考舞弊”是带电的、绝不能碰的高压线。这种追究是为了给受伤的公众一个安慰,别让他们对高考失望,这是退无可退的底线。河南高考替考案让河南蒙羞,其他地方不能装作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详细】
央视前天曝光河南高考替考事件,河南省招生办回应说,今年该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一位替考组织者称,花钱可以打通监考各个环节,打点一个考场起步是7万元。高考“枪手”的价码是,考上二本2万,一本3万,重点一本5万;如果考上全国名校,酬劳还可以商量。他为各类考生提供代考服务已有三年,“都是领导的孩子”。
在高科技时代,预防考试作弊也有了高科技手段,比如进考场要通过指纹识别。但高科技挡不住人为干预,代考者可以戴上指纹膜通过识别,哪怕偶尔出了状况无法识别,监考者仍然会让“枪手”入场。看来金钱是当代关羽,没有过不了的五关六将。
中国考生作弊手段之高,被外媒称为“堪比007”。英国《每日邮报》6月12日报道说,吉林省、江苏省和广东省的安保人员曝光考生通过藏在笔或手表中的针孔摄像机拍摄试题内容,通过连接到衣服的铜丝天线装置传输给场外帮手;帮手把答案发送到考生藏在考场的手机中,考生通过隐形耳机接听。
如果没有监考者的里应外合,这种信号可以靠科技手段来屏蔽。但信号能够屏蔽,监考者却无法屏蔽——他们本身就是考场里的“木马”。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中,通过高考成绩决定录取学生还是较为公平的。但悲哀的是,这个成绩也已不能保证是真实成绩了,高考的公平性,由此再受蚕食。
说“再受蚕食”,是因为高考的公平性已经被逐渐弱化。限制异地高考,大学通过录取指标的分配来厚此薄彼,特别照顾某类考生等等,都在影响高考的公平性。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不需要高考和学习就能获得文凭,不但稀释了文凭的含金量,也是对辛苦考试读书才得到文凭者的严重不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