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召开至今17个月内,中央至少出台17项廉政新规。汇集新规的小册子《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日前正式面市。起印的25000册被书店抢订一空。
《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中央出台的17项廉政新规,按照强化干部监管、引导示范带头、提倡厉行节约、规范公务接待、严禁公款送礼等5个方面进行分类。
自从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发布《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组部、中央纪委、财政部等多个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发出廉政新规,涵盖的内容大至干部选拔任用、公务接待、机关会议费,小至公共场所禁烟、寄送贺年卡、购买赠送烟花爆竹。
据人民出版社法律与国际部负责人洪琼透露,出版廉政小册子并非中央指定动作,而是出版社自主命题。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小册子收录的是所有全局性的政策,针对所有的公务员和政府机构,单独某个行业内的廉政规定则排除在外。
为什么要编这样一本小册子?洪琼说:"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的廉政规定特别多,特别细,具体到楼堂馆所、禁烟、不准发贺年卡,公务员如果不翻的话很可能就不知道,一不小心就会触犯红线。"出于这样的考虑,他们自主策划编辑出版了小册子。
庄德水说,"原来的那种,是把所有纪检检查相关的文件综合到一起,有些是工作程序性的东西。"与内部资料不同的是,这本小册子针对性非常强,把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的制度性文件汇编在一起,比较有系统性,"可以作为廉政基本读物,发给领导干部去学习"。 【详细】
公务员们热购廉政新规,表明他们愿意接受这些规约,更愿意在这些规矩下生存,而不是相反。接受规矩,懂得不碰底线和红线,就是一种自如的生存方式。
一本汇集新规的小册子《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起印的25000册被书店抢订一空。书店当然不会做亏本生意,之所以抢订,就在于对市场看好。
的确,从十八大至今,廉政新规不断,目前至少有17项。大至干部选拔任用、公务接待、机关会议费,小至公共场所禁烟、寄送贺年卡、购买赠送烟花爆竹,都有涉及。尽管这些新规出台时,公众都周知,但时过境迁,难免忘记。
然而,忘记并不等于不存在,不起效。恰恰相反,这些新规从一出台开始,就带有执行的刚性。这期间,也不断有人因触犯规矩而受惩。如果因为忘记而触线,委实得不偿失。在相当意义上来说,这是公务员们可能热购廉政新规的心理动因。
事实上,无论是十八大以来的有关中央精神,还是此类廉政新规等专项规章,有关小册子都在市场上非常热销。这本身即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这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淬炼之后,大多数人选择了顺应大势。
廉政新规,其虽涉及具体门类,但它们却共同折射出一个清廉、清正、清明的政治理念。这代表着一种潮流,一种进步方向。公务员们热购廉政新规,表明他们愿意接受这些规约,更愿意在这些规矩下生存,而不是相反。【详细】
十八大后的一年来,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反腐斗争的高压态势已基本形成。可以归纳为9个前所未有,即重视的程度、认识的清醒、反思的勇气、调研的深入、高层的表率、工作的扎实、报道的公开、群众的参与,以及成效的明显都是前所未有的。
十八大前李永忠就曾撰文提出,中国已经到了3个"不得不"的关口:政治体制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口;两极分化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关口;反腐困境到了不得不突破的关口。 而反腐作为新形势下的突破口最为合适。因为它能取得最大的共识,集中最多的力量,取得最快的效果。
王岐山以前被称为救火队长。他就任中纪委书记后,有一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观点,集中体现于"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他的用意很清楚,即从治标入手,形成反腐败的高压态势,治标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关键是后半句"为治本赢得时间"。这揭示了治本才是目的和方向。一切战术上的治标,都是为战略上的治本来赢得时间。
上世纪80年代末,李永忠研究并预测过,如果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推进,我国腐败发展会先后表现为3个层面,首先是权钱交易,其次进入权色交易,这个色不单指美色,泛指所有的非物质化贿赂。
当前反腐最大的困难,就来自于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反腐载体。反腐的最大阻力并不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挠等,它实际是体制性的、权力结构性的一种深藏于体制、外露于言行的阻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