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消息面: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的档案信息,美国当地时间5月11日,小米集团和美国国防部就军事清单诉讼发布最新联合状态报告,双方达成和解。
报告文件显示,双方已经同意和平解决该诉讼案。鉴于法院此前已经生效的临时禁令,同时被告(美国国防部等)决定不对临时禁令上诉,被告认为采用最终决议将小米集团移出1月14日的军事清单是合适的。双方会就最终决议的具体条款进行进一步协商,预计在5月20日或之前提交法院。
事实上,小米此前已于今年3月取得了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发出的初步禁制令,禁止美国国防部将小米列为与中国军方相关企业的行政令生效或实施。小米当时曾表示,会继续请求法院最终判决该行政令对小米无效。
今年1月,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将9家中国公司列入“中国军队公司清单”。
小米随即发布公告称,公司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29日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起诉美国国防部和美国财政部。上述两机构在将本公司列入为NDAA认定的“中国军方公司”的决定中,存在程序不公与事实认定错误,为了维护本公司全球用户、合作伙伴、员工和股东的利益,要求法院宣告该决定违法并撤销该决定。
最新的诉讼进展标志着小米在拿起法律武器后取得了胜利,这也为一些近来同样受到美方恶意制裁的国内企业树立了榜样。
受上述利好消息推动,小米港股股价在午盘后大涨,最新报26.10港元,日内涨逾6%。
中美贸易:
由于巴西干旱天气影响农产品产量,中国买家转而大举买入美国玉米,这对全球贸易流产生影响。
美国农业部表示,在最近的三笔交易中(最新的是5月11日宣布的),中国已购买了总计306万吨美国玉米,这些玉米将在9月1日开始的2021-22销售年度交付。这一迹象表明,未来一年中国可能将继续大量进口美国玉米。
据彭博社报道,巴西通常是往年此刻最大的玉米市场,但播种延误和干旱天气损害了当期的玉米产量。
中国于5月7日首次购买于2021-22年交付的美国玉米。该交易共涉及136万吨。第二次购买量为5月10日的102万吨,第三次购买量为5月11日的68万吨。
这三笔交易都是通过美国农业部24小时出口报告服务公布的。
当时,美国农业部5月10日报告称,中国取消了28万吨2020-21年交付的玉米采购。
最近几周,中国还取消了本年度的其他玉米销售,考虑到2020-21年底前仍有大量玉米交货,这并不令人意外。
美国农业部在其最新的出口销售报告中表示,2020-21年,美国对中国的玉米出口和未交付销售总量为23244300吨。在这批货物中,已有1138.03万吨运往中国,还有1186.4万吨尚未交付。
事实上,中国并非传统玉米进口大国,但养猪规模从非洲猪瘟冲击中恢复的速度快于预期,而且专业养殖场取代家庭小规模养殖,导致谷物饲料需求上升。
StoneX首席大宗商品经济学家Arlan Suderman在报告中说,交易商将关注美国周三公布的月度全球供求报告,以了解玉米价格暴涨对小麦饲料需求的影响。
美元对港元汇率:
亚汇网观点:
1.日线图上,美元对港元汇率收阴线,收盘价受MA60支撑,短期看跌。
2.均线系统走势来看,MA5、MA10死叉状态,MA5有向下运行态势。MA60、MA100、MA200多头排列,汇价受MA60支撑。市场交投气氛整体偏空;MACD指标显示多头状态,红柱扩张限制。综合看来,美元对港元汇率看跌。( 亚汇网编辑: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