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消息面:
由于有迹象显示旨在解除美国制裁的谈判取得进展,伊朗准备增加全球石油销售量。然而,即便协议达成,新增石油也只会逐步地流入市场。
官员们表示,由国家控制的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正在油田和客户关系层面做准备,一旦协议达成,便可增加出口量。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伊朗的石油产量最快可在三个月内回到制裁前将近400万桶/天的水平,该国也可能利用早前存储的原油。
但是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任何的协议都必须完全解除美国对涉及伊朗实体所实施的贸易、航运和保险等一系列障碍。前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Mohammad Ali Khatibi表示,即便如此,买家也可能兴致索然。
“我们重返市场可能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而非迅速而突然的——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伊朗前OPEC特使Khatib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称,部分原因是新冠疫情“严重损害了需求”。
伊朗的回归步伐对石油市场可能至关重要。随着疫苗计划的推进、大型经济体的重新开放,燃油消耗量正在回升,但仍然受到封锁和新疫情爆发的限制。伊朗增加供应将给其他OPEC+国家带来压力,OPEC+辛苦了一年多,以消除疫情所导致的供应过剩。
中美贸易: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连续两日在国会听证会上就对华贸易政策表态,由于措辞略显强硬而被解读为“对华放狠话”,还有分析认为她无意取消前总统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不过,从戴琪近期强调的谈判重点到她正式就职以来的种种言论,再看她近期寻求解决波音、空客长达17年争端的积极态度,这位法律专家、国际贸易谈判老手似乎并不认同“惩罚性关税”能解决问题,保护美国企业需要的是眼光长远的一系列“新贸易法律工具”(new trade law tools)。
此前,戴琪在英国《金融时报》5日举办的一场活动中透露,将在近期举行拜登就职以来的首轮美中贸易对话,讨论和评估两国此前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戴琪还称,如果北京“不能或不愿遵从国际规则和规范”,华府就必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level the playing field)。
有媒体认为这是戴琪在放狠话甚至威胁,以表达美方的强硬态度。《华尔街日报》3月曾报道称,戴琪当月在参议院提名确认听证会后表示,她承认对华加征关税会给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损失,但她认为美国还未准备好在短期内取消加征关税,“没有一个谈判者会想放弃自己手中的谈判杠杆”。同时,戴琪也透露对华贸易谈判可能持开放态度。该报道指出,戴琪希望早日化解美中之间的贸易摩擦,但她的态度与其他官员一致,即在与中国交涉之前先争取盟友的支持。
北京时间13日的中国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CNBC记者问及戴琪提到的美中贸易谈判即将举行一事,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回应称:“中方注意到上述消息。如有进一步情况,我们会及时发布。关于关税问题,中方的态度十分明确,单边加征关税措施不利于中国,不利于美国,不利于世界。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应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合理关切。”
另外,CNBC记者还提到《华尔街日报》近日曝出的“北京正考虑由同为副总理的胡春华接任刘鹤担任新一轮美中贸易谈判特使”消息,高峰回应称“报道不属实”。
美元对港元汇率:
亚汇网观点:
1.日线图上,美元对港元汇率收阴星,收盘价受MA5、10压制,短期看平。
2.均线系统走势来看,MA5、MA10粘合,MA5有向上运行态势。MA60、MA100、MA200多头排列,汇价受MA60支撑。市场交投气氛整体偏空;MACD指标显示多头状态,红柱扩张限制。综合看来,美元对港元汇率看平。( 亚汇网编辑: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