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消息面:
国际劳工组织10月27日在日内瓦发布《国际劳工组织监测报告: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与劳动世界(第八版)》,继续追踪新冠疫情对全球劳动者和企业的影响。本版监测报告从全球视角,概述了在长达18个月的危机中,各国如何进行复苏。基于数据,展示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复苏趋势。
报告警告称,若无切实的财政和技术支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就业复苏趋势将持续存在“巨大差异”。
复苏趋势存在差异
报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高收入国家的总工作时间比2019年第四季度减少了3.6%。相比之下,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分别减少了5.7%和7.3%。
从不同区域来看,与疫情前的水平相比,欧洲和中亚的工作时间损失最小(2.5%)。紧随其后的是亚太地区,为4.6%。非洲、美洲和阿拉伯国家的降幅分别为5.6%、5.4%和6.5%。
报告指出,这种巨大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疫苗接种和财政刺激计划的重大差异造成的。
疫苗接种和财政刺激的影响
估计表明,2021年第二季度,每14人全面接种疫苗,全球劳动力市场就会增加一个全职工作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复苏。
在全球范围内,如果没有进行任何疫苗接种,2021年第二季度的工时损失将高达6.0%,而不是现在的4.8%。
然而,疫苗接种的高度不均衡意味着,疫苗对高收入国家的正面影响最大,对中低收入国家可忽略不计,对低收入国家几乎为零。
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如果低收入国家能够更加公平地获得疫苗,其工作时间的恢复将在一个多季度时间内赶上较富裕的经济体。通过加强全球疫苗团结,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这些不平衡问题。
报告同时指出,财政刺激方案仍然是影响复苏轨迹的另一关键因素。然而,财政刺激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解决,全球约86%的刺激措施都集中在高收入国家。估计显示,与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相比,财政刺激平均每增加年度GDP的1%,年度工作时间将增加0.3个百分点。
对生产力和企业的打击
报告显示,新冠疫情也对生产力、工人和企业造成影响,导致了更大的不平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实际劳动生产力之比预计将从17.5:1扩大到18:1,创下200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伊·莱德(Guy Ryder)表示:“劳动力市场目前的复苏轨迹停滞不前,出现重大下行风险,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间存在巨大差异。令人震惊的是,疫苗分配不均和财政能力不足正在进一步推动这些趋势,两者都亟需尽快解决。”
为了应对危机,国际劳工大会于去年6月通过了《全球行动呼吁》,呼吁各国确保从新冠危机中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和有韧性的以人为本复苏。莱德表示,该路线图完全符合并支持联合国的《共同议程》及《就业和社会保障全球加速器计划》。现在是实施这一路线图的时候了。
中美贸易:
近日,美国官方发布了一组数据,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与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汽油的涨幅最大,达到了42%,食物方面,牛排价格上涨了22%。
数据一经发出,就引发了舆论热议。可以说,通货膨胀的程度,正以人们肉眼可见的速度“暴涨”。当下,美国人正在以白花花的银子,为美国政府和财团的贪婪和决策的失误买单。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
其一,美国政府的“印钞”与“发钱”。从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经济在疫情的影响下,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在中国努力抗击新冠疫情、积极复工复产的时候,美国政府却将新冠疫情政治化,借新冠病毒向中国“泼脏水”。而面对美国国内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和颓废的经济,美国政府选择了最轻松直接的方式——印钞,向民众发钱。
短时间内来看,向民众发钱确实解决了眼前的困局,掩盖了失业率攀升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但经过时间的验证,这种方式最终伤害的还是美国人民。
我们可以梳理一条思路,美国政府印钞,在钞票流入市场中的时候,美元势必会贬值,它带来的是一串连锁反应。在美元贬值的时候,其他国家的出口贸易,尤其是对美国出口这一块,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为了降低甚至抵消掉美元贬值带来的出口损失,只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减少向美国出口货物的数量,加强同其他国家,尤其是非美元地区的贸易往来;另一种则是提高出口价格,让美国花费更高的代价来获得商品。
这样一来,美国国内的商品价格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增长,而且,由于供应量减少,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之下,继续进一步推高商品的价格。两种因素结合起来,美国民众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来进行消费。尽管政府给民众发钱,但这些钱跟不上商品通膨的速度,最终,为政府印钞埋单的还是美国人民。
其二,美国港口混乱的供应链。这里造成供应链混乱的“元凶”还是新冠疫情。因为美国政府抗疫失败,造成了新冠疫情在美国无序蔓延的局面。因为疫情,美国人对于工作,尤其是经常接触入境货物的工作望而却步,加上美国政府的发钱“策略”,让民众可以不用上班,在家就可以有钱拿,让美国各大港口的工作人员数量急剧减少。
当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来进行港口作业的时候,调度再及时也无济于事,调度与执行无法协调一致,就会引起混乱,而且混乱会因为不断到港的货物增加而加剧。连带就会出现货物积压、无法出港的现象。没有货物支撑国内的供应链市场,供不应求之下,产品价格再度随之提升。
其三,美国向中国发起的贸易战,也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出现这样的结果也侧面反映了贸易战的“惨烈”。从美国发动贸易战以来,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的关税中,美国国内承担了90%,中国企业承担了大约10%。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美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本身也损失了不少利益。为了减少损失,中国企业选择减少出口美国的商品数量,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积极开拓美国之外的国际市场。美国因为来自中国商品的供应减少了,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也在所难免。
针对出现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局面,有的媒体甚至炒作“圣诞节购物难”,还将矛头又一次指向了中国,认为是中国让美国商品供应受阻。这回,总统拜登终于进行了澄清,问题在美国一方。
可以说,美国想要解决当下国内的困境,中国将是一个关键因素。可以说,现在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中美谈判的“主动权”,同时,中国也向美国提出了要求、表明了诚意,接下来,球又踢回给美国,就看美国如何表现了。
亚汇网观点:
1.日线图上,美元对港元汇率收阴线,收盘价受MA5支撑,短期看跌。
2.均线系统走势来看,MA5、MA10空头排列。MA5向上运行状态。MA60、MA100,MA200多头排列,向上运行状态。汇价受MA5支撑,市场交投气氛整体空方占优状态;MACD指标显示空头状态,绿柱扩张限制。综合看来,美元对港元汇率看跌。( 亚汇网编辑: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