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发稿,8月美元指数整体呈现上涨,目前累计上涨1.96%,曾一度突破104关口,逼近104,50附近,本月最低处于101.69附近。美元指数自7月中下旬开始,呈现小幅上涨趋势。眼下,市场即将进入9月,美元多头在这个月存在“历史优势”。迄今为止,连续六年的数据表明,美元在这个月表现出持续走强的趋势。自2017年以来,彭博美元指数不仅每年9月都在上升,而且当月平均涨幅达到1.2%,也超过同期其他任何一个月的表现。

总而言之,9月往往对美元有利,通常的解释是避险情绪抬头,这提振了对高收益、避险的G10外汇的需求
美元指数基本面分析
1、期货市场:美元指数风险逆转
期权交易进一步证明,市场正在为9月份美元的上涨做准备。基于彭博美元指数的风险逆转(对冲美元走强或走弱的合约)显示,对冲美元上涨的合约比对冲美元下跌的合约出现交易溢价。
2、美联储9月或暂停加息
8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略超预期的同时前两个月数据有所下调,失业率小幅上升至3.8%。虽然当前三个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走弱至15万人,但仍属于稳健增长范围,短期美国劳动力市场预计仍将保持韧性。预计9月美联储或暂停加息,未来加息路径依赖数据变动,未来货币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
新的一周将有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讲话,包括威廉姆斯、哈克、博斯蒂克和柯林斯等,随后决策者们将迎来9月利率会议前的噤声期。鉴于近期通胀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出现令人鼓舞的信号,美联储似乎将在9月暂停加息。而近期表态的美联储官员讲话多表示未来加息仍需基于数据观察,仍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年内不降息是美联储官员的共识。
CME “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多数利率期货交易员们押注美联储本月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即美联储本月不加息的可能性高达93%,今年剩余时间美联储不再加息的可能性已经超过60%。
3、“全球资产定价之锚”支撑美元指数
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通胀正在放缓,就业市场也在疲软,这些都加深了人们对美国经济正在降温而没有大幅放缓甚至衰退的印象,并且强化了美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的希望。金融市场预计美联储官员们也将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渐降温而逐渐放弃“鹰派”的政策立场,这将使得美元指数的重要上行驱动力逐渐消散。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美联储对于货币政策的态度,仍有一些因素能够支撑美元指数走势,其中包括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于美国经济韧性十足,并且实现软着陆的预期不断升温,使得金融市场愈发坚信美联储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较高利率(即higher for longer)。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称号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位于2007年11月以来的新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暗示市场的降息押注逐渐退场,取而代之的是市场预期利率水平将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通常来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之间通常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时,实际收益率往往也会走高,美元汇率也将随之上升,反之亦然。这种关系主要是由于利率导致的收益率差异和资本流动的影响。
4、本周美联储将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
本周四,美联储将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通过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经济活动表现,评估当前美国的经济形势,这份报告也将成为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的重要参考资料。另外,包括纽约联储行长威廉姆斯在内的四位美联储官员将在本周内相继发表讲话,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他们对美国经济和通胀走势的言论。
美国经济的实时状况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显示出韧性。亚特兰大联储实时GDP预测显示,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5.8%,相比之下,欧元区经济自连续两个季度GDP收缩以来延续低迷,英国经济也徘徊于衰退的边缘,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和不少新兴国家也在面临紧缩周期的阵痛期。美国强劲复苏可能会导致通胀再次加速,这有助于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在更长时间内高于包括欧洲、英国在内的主要央行基准利率,从而进一步推高美元。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写道,到目前为止,美国三季度的经济数据表现出人意料。美联储让通胀和劳动力市场降温的工作尚未结束-短期内可能稳定美元地位,甚至继续走高。市场将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美国8月PMI的数据,以此衡量美国经济近期的发展步伐是否稳健。目前的数据更多显示上行风险,预计美元指数在未来几周将在103.5-106区间内交易。
5、本周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发表讲话
欧洲方面,本周一,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将发表讲话,预计会透露出她对当前欧洲并不乐观的经济前景以及高通胀的看法。当前,市场对于欧洲央行加息的争论愈演愈烈。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能源价格再次上涨,欧洲央行可能将采取更加鹰派的政策调整,从而增加9月再次加息的概率。
6、美元指数或技术性回调
多家机构认为,尽管中期走势仍待观望,但在大涨后,短期美元可能陷入技术性回调。上周五数据显示,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18.7万人,高于预期的17万人。不过7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8.7万人下修至15.7万人。同时,8月失业率意外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3.8%,创去年2月以来新高,失业人数增加51.4万人,达到640万人。但这可能与不断攀升的劳动参与率有关,近770万人加入了劳动大军。
高盛预计,美国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但亦有机构预计,年底可能仍会有一次加息,此前的非农数据和PCE通胀数据都指向继续加息的方向。在此次非农公布后,反映加息概率的长端国债收益率高位运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接近4.2%。事实上,美债收益率的飙升也直接导致此轮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有观点认为,有三大原因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美国经济预期好转、通胀预期高以及财政赤字可持续堪忧。罗伯逊告诉记者,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而联合财政和经常账户赤字在20年来首次达到最高水平,不断恶化的财政平衡将需要增加美国国债的发行量(推高收益率),这一问题正被不断加剧,因为政府税收不断下降。惠誉在8月初下调美国评级时提到了这一风险。
但罗伯逊也表示,“暂且将长期的财政担忧抛诸脑后,我们认为美元在短期内是脆弱的。自7月14日低点以来,美元已上涨4%,美国经济的惊喜已经减弱。”他称,预测2023年四季度末欧元/美元为1.1,到2024年第一季度末为1.12。
美元指数技术走预测
9月初,美元对大多数主要的10国集团货币从周低点反弹。 这可能是短暂的,因为目前的上涨只是基于美元指数(DXY)的2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103.08的支撑。 如果这一技术因素再次被跌破,美元可能会出现更大幅度的贬值。
在上行方面,8月30日的高点103.69开始发挥作用,这是为了阻止这次下跌而要突破的水平。 一旦该水平被突破并巩固,预计会飙升至104.00,104.35(8月29日的峰值)是双顶的理想选择。 如果美元继续上涨,预计将测试104.47——六个月高点。
在下行方面,美元指数的夏季反弹将被打破,因为现在只有一个因素支撑美元。 这是200日移动均线,一旦美元指数开始进一步跌破200日移动均线,这可能意味着美元指数将进一步走弱。 102.35与100日和55日移动均线的双支撑带是美元出现大幅和长期贬值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1)瑞士信贷:走高的实际收益率或将进一步推动美元回升
瑞士信贷分析师认为美元有进一步走强的空间。由于10年期美国实际收益率已完成大型看跌延续形态,且预计将进一步上升,这有助于美元指数反弹延伸至突破 200-DMA 和 7 月份高点的关键阻力位。这为美元进一步走强扫清了道路,下一个阻力位在 104.70,然后是 2022/2023 年下降趋势的 38.2% 回撤位和 3 月份以来的年度高点,分别为 105.38 和 105.88。我们倾向于以 105.88 为上限,以确定更宽区间的顶部。不过,在105.88 上方将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警告,预示著美元将有一个大的底部,并有更持久的走高趋势。目前认为需要跌破 103.01 支撑位才能缓和当前的上行趋势,但需要跌破 101.78/101.74 支撑位重新确立负面基调,从而跌回至 100.55,然后是 99.58/99.50 的当前週期低点。
2)加拿大丰业银行:宏观和政策因素重新对美元有利
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bank)首席外汇策略师肖恩-奥斯本(Shaun Osborne)分析了美元的前景。宏观和政策因素重新对美元有利。但其中一些(或很多)因素已被计入价格,在 2022 年美元指数达到峰值并出现反转之后,长期价格趋势总体上仍看跌美元。熊市趋势已经停滞,但尚未显示出转向看涨的明显迹象。美国经济前景并非完全没有风险。从目前的水平来看,美元指数的涨幅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至106,但美元兑一些货币的汇率已经显得"过高"了,如果基本经济前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美元的涨幅从估值角度来看将是非常夸张的。
3)瑞银:预计美元的反弹不会持久
虽然美元的强势是由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推动的,这些数据使美联储进一步收紧政策的可能性继续存在,但我们预计美元将再次走软。长期基本因素仍是美元的负担,包括估值昂贵、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评级前景以及在美国的高资金配置。我们认为美元最不可取,欧元最可取。由于美国通胀率下降速度快于欧洲或英国,我们认为美国利率比欧洲利率更有可能接近顶峰,美联储可能会比其他央行更早考虑宽鬆政策。至于欧元,我们认为该地区的负面经济意外已经计入了货币估值,欧元区贸易帐的改善应该会起到支撑作用。
(亚汇网编辑: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