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逼出来的“短信按流量收费”算不上好事

文 / Glary 2014-11-07 14:38:05 来源:亚汇网

  发一条短信收一毛钱的资费体系即将成为过去式。11月3日,媒体从中移动证实,中移动正在推进的融合通信业务将于2015年实现商用,该业务将把传统短信、彩信转变为基于数据流量的“新消息”服务,短信、彩信将按流量计费。

  按照中移动新设计的流量收费体系,估计1元钱所购得的流量,可以发140条左右的短信,而如果按现行的0.1元每条的标准计费,140条短信至少也要14元。那么从表面上看,改革之后,发送短信按流量计费,可以实现更省钱的目的,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事一件。

  但需要看到的是,一方面,短信按流量收费并非通信运营商给消费者的让利,其事实上是被逼出来的创新和改革。因为通讯技术不断革新,以往仅依靠短信业务,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运营商,在短信上所得的收益大幅度锐减。而消费者,也大多都选择了微信、QQ实时消息等免费方式进行联系和沟通。如果再死守0.1元每条短信的资费标准,明显只有“死路一条”。基于此,中移动等运营商不得不通过创新与改革的办法以“激活”已经陷入沉寂的短信业务。其本质不过是变换了一种收费方式,而不是良心发现的普惠消费者之举。

  另一方面,短信按流量收费,其对消费者来说,到底是不是好事,明显还是有待观察的。一者,运营商利润最大化追求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再加上通信企业的相对垄断,人们有理由怀疑,按流量收费这样的表面利好,背后暗藏着涨价的冲动,甚至是某种陷阱。二者,改革之后,按流量收费存在一个收费方式的问题,比如消费者如果选择包月服务,用不完的流量如果按惯例被清零,这对消费者来说,未必是好事!三者,手机等已经成为网络终端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一部分人,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因为不会等原因,并不用手机上网等,如果因为“短信按流量收费”改革,迫使这部分人不得将手机联网,因发短信需要,同时不得不承担手机系统流量消耗、其它联网必要流量消耗等,这同样算不上是好事。

  “短信按流量收费”看上去很美,我们姑且将其当成是好事一件,但其是否真的是好事,真的能够让消费者受惠,显然还是需要“以观后效”的。对此,相关运营商有必要做好相关改革设计,并将收费标准、收费方式等,尽快向消费者公示,而且要绝对避免一刀切,避免出现附加在短信流量费上的其它费用等。

作者:刘鹏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