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无烟生活”。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控烟法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开始实施。除中国以外,世界各国又是怎么样控烟的呢?小编与您分享世界各国的控烟奇招。
最普遍的手段:提高香烟售价
从1991年1月起,法国烟制品的价格调高15%;在欧洲,法国已成为人均消费香烟最少的国家;自1990年起,英国每年将香烟税提高30%,此后,人均香烟消费量下降了20%;新西兰将香烟价格上涨50%,消费量也在随后的两年中下降了20%。据研究,一些国家将香烟价格猛涨150%还多,使青少年人均吸烟量下降了40%,迫使他们在吸烟与其它消费之间进行选择。
加拿大:“不吸烟的星期三”
加拿大政府是最积极的戒烟倡导者和实行者之一。自1987年以来联邦政府就执行烟草控制计划,包括禁止在一切宣传中的香烟广告。法律规定香烟盒上必须用1/5的篇幅写上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加拿大每年都大力开展“不吸烟的星期三”运动。2012年的“不吸烟的星期三”,渥太华政府宣布:在市属各大公园,酒吧的露天坐位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违者将被重罚。由于这些措施,加拿大20年来吸烟率下降了26%之多。
青少年:要想扮酷请勿吸烟
爱尔兰的禁烟工作对青少年特别重视。购买香烟的法定年龄在2001年从16岁提高到18岁。每包香烟的价格上涨了50欧分。此外,国家电视台利用歌唱明星拍摄的公益广告的口号是:“要想扮酷,请勿吸烟”。
另外美国电影协会规定,吸烟镜头将会和色情、暴力镜头一起,成为影响电影级别的重要因素,含有过多吸烟镜头的电影,很可能被定为限制级(R级),这是为防止青少年吸烟而做的举措。
不是“恐吓”! 警示图片花样多
一些国家为了劝解烟民减少吸烟数量,规定在烟盒上印制警示性的图片,内容包括死人尸体、令人作呕的腐烂牙齿和牙龈、熏黑的肺部、被烟渍包裹的黄牙、插满管子的病体、喷云吐雾的骷髅,等等。这些元素同样出现在各种呼吁禁烟的公益广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