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1至2月,“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成效显著,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继续发挥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惠民生重要作用。 有效激发消费活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首批810亿元资金于1月6日第一时间下达,延续2024年工作基础,扩围支持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1至2月,汽车以旧换新超过107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达1165亿元;国内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2%,其中2月同比大幅增长26%。家电以旧换新申请量超过2000万台,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达1537亿元,同比增长10.9%,消费者购买1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全部家电销售额的80%。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26.2%,6000元以下手机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达4422万部、1126亿元,折合日均销售量和销售额约75万部、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9.3%。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达117万辆,带动新车销售额达35亿元。 持续拉动投资增长。今年,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粮油加工等领域。在“两新”政策带动下,1至2月,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增速比2024年全年加快2.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13.9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03日 12:29 20
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白宫发布的文件显示,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的10%关税将于5日生效。此外,特朗普将对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征收不同的、更高的“对等关税”,这些措施将于9日生效。文件还称,特朗普拥有“修改权限”,可以视情况提高或者降低关税。 此外,白宫还表示,已面临钢铝关税、汽车关税的产品将不适用“对等关税”。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等也不适用“对等关税”。 尽管特朗普声称加征关税将有助于为美国政府带来收入,并振兴美国制造业,但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这些关税措施将推高价格,损害美国消费者和美国企业利益,扰乱全球贸易,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此前,已有多个美国贸易伙伴表示将采取反制措施予以回应。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03日 12:29 19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此外,特朗普当日还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特朗普在过去数周中,一再声称4月2日是“解放日”,承诺将用关税政策保护美国工业免受“不公平”的外国竞争。学界和商界则多次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会适得其反,不仅会影响全球贸易,更将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损害,推高通胀,成为美国新一轮经济衰退的导火线。 哪些关税今起生效?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 此外,特朗普当天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对汽车征收的25%关税将于4月3日生效。 白宫发布声明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提高美国的竞争优势,保护美国主权,并加强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 声明称,特朗普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此外,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所有其他国家将继续遵守原有的10%关税基准。 声明表示,一些商品将不受“对等关税”的约束,其中包括已经受第232条关税约束的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可能受未来第232条关税约束的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03日 12:29 18
- 稳妥有序推进能源资源、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让更多价格由市场形成 - 推进重要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建设,优化期货品种上市、交易、监管等规则 - 废止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价格政策,防止政府对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 据新华社4月2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价格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提升价格总水平调控效能。 在总体要求方面,《意见》提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是构建制度完备、公平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价格有效形成、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践证明,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既要放开价格由市场形成,还需要有交易市场承接,培育多元
价格治理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4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提供指引。《意见》提出,要加强价格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提升价格总水平调控效能。同时,《意见》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促进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高效顺畅流动,有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让更多价格由市场形成 为进一步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意见》明确,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探索建立促进改革平稳推进的配套制度。健全跨省跨区送电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完善电网代理购电制度,推动更多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市场交易。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鼓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积极推进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确量价条件。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的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价格。 《意见》提出,加快重点领域市场建设。推进重要商品现货、期货市场建设,优化期货品种上市、交易、监管等规则,夯实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有序发展油气、煤炭等交易市场。完善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健全交易规则和技术标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内卷式”竞争令众多行业和企业深陷其中,其影响面之广、破坏力之强、危害性之深,已经到了非整治不行的地步。 连日来,本报以《“内卷”之困》《“内卷”之因》《“内卷”之治》为题,刊发系列深度调研报道,深入分析了“内卷式”竞争的有关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整治“内卷式”竞争。2024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制对象愈发清晰,举措更具针对性,治理决心更加坚定。 “内卷式”竞争之所以产生,内外部供需形势变化是重要原因,政府干预不当等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如今不少行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与存量竞争阶段,技术创新面临一定瓶颈,企业的生存压力客观存在。也须看到,一些地方盲目追风口、铺摊子、上项目,靠着不合理的补贴,让原本能力不足的企业进入了市场、原本经营不善的企业未能出清,扭曲了资源配置与价格信号,加剧了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干扰了市场顺畅运行。 更深层次看,“内卷式”竞争不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发展新质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1至2月,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3095.6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出口5495.8亿元,增长13%;进口7599.8亿元,增长7.8%。 1至2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4766.5亿元,增长2.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2857.3亿元,增长3.3%,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规模较大,金额分别为1455.2亿元、1119亿元,增速分别为4.5%、6%;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1909.2亿元,增长1.4%。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顺差948.1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63.8亿元。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达4098亿元,增长28.9%,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142.6%,进口增长21.1%。
中国财经 小亚 04月03日 12:29 17
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策解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答记者问 价格治理是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部署了哪些重点举措?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记者:《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深化价格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10年来,价格改革纵深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社会97.5%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极大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近10年,全国CPI年均涨幅1.6%左右,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构建起科学规范的政府定价机制;创新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 新时代新征程,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更好发挥价格信号作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求完善价格治理机制,引导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价格合理运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求完善价格治理机制,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为此,中办、国办印发《意见》,统筹谋划完善价格治理机制,明确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工作方向,系统部署重点任务
美国白宫计划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击力度最大的关税政策。分析人士指出,“对等关税”将对美国家庭、产业和宏观经济造成多重反噬。多国政商界人士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加码,将严重破坏自由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指出,美国白宫希望通过征收“对等关税”来施压其他国家,这可能会令美国消费者付出尤其高昂的代价。当前,美国消费者信心持续下跌,“对等关税”将进一步增加家庭用品开支,侵蚀家庭消费力,加剧家庭财务恶化,加重美国家庭负担。 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短期将上涨1.7%,202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下降0.6个百分点;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涨幅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美国高盛集团发布报告说,随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升至35%,高于此前预期的20%。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公开批评美国加征关税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朔尔茨表示,自由贸易是全球繁荣的基石,美方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正使其“面临严峻挑战”。美方不断加征关税将加剧全球不确定性,这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
铁路清明假期运输今日启动。 4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清明假期运输今日启动,自4月3日至4月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45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690万人次,4月4日为客流最高峰日。 国铁集团运输部负责人介绍,今年清明期间,旅客探亲、祭祖、踏青、旅游等出行需求旺盛,客流呈现总体高位运行、头尾相对集中、中间中短途客流增多的特点,从铁路12306售票系统火车票预售情况来看,热门出发城市主要有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武汉、杭州、南京、深圳、郑州、西安;热门到达城市主要有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武汉、深圳、南京、郑州、西安;广州往返南宁,武汉往返长沙,深圳往返香港,西安往返成都,北京往返沈阳、郑州、济南,北京至上海等热门区间客流相对集中。铁路部门精心组织清明假期运输,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落实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举措,全力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为假日经济平稳运行提供运输支撑。 加大客运能力供给。统筹利用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万列以上。动态分析假日客流运行情况,采取开行夜间高铁、增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等措施,及时增加热门方向和时段运力投放,主要客运大站延长运营时间,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