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显示政客也是人、也食五谷杂粮,首相卡梅伦把BBC的电视摄制组请到了自己家的厨房。这个厨房不在伦敦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里,而是卡梅伦在牛津郡自己选区的乡下老宅里。
卡梅伦边切胡萝卜(真胡萝卜、真切),边回答BBC政治事务主编兰德尔的问题。
未得陇 已望蜀
兰德尔问卡梅伦:如果赢得2015年的大选,你是否考虑在2020年竞选连任第三届首相?
职业政客的标准答案应该大致是这样的:我现在全力以赴争取眼前的大选胜利,以继续本届政府未竟的事业,保障英国的经济复苏势头不会被破坏。这是对选民负责,也是选民的要求。
在厨房里切胡萝卜的卡梅伦却脱口而出(考虑到此话引起的争议、揣测、阴/阳谋论,允许我把原话全文引述):
“我会任满第二届。到了一定时候,就应该有一双新的眼睛和一个新的领导层。保守党有很多优秀的人选,特里莎·梅(现任内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现任财政大臣)、鲍里斯·约翰逊(现任伦敦市长),有很多人才。我周围都是些很有能力的人。第三任首相不是我考虑的。”
卡梅伦一句话打翻了英国政坛的调色板和五味瓶。一句话里埋了两颗“雷”:一,自己最多再任首相5年(如果在5月7日大选投票胜出的话);二,指认了“接班人”名单。
而卡梅伦这句话, 政治上,给对手提供了攻击口实,技术上,给自己留下操作的麻烦。
“极度傲慢狂妄”
政治评论人士,无论立场左中右,一致的看法是此言欠考虑,尤其在临近大选投票的时候,至少是不必要的自绕。
保守党长期以来受“政治精英”、“天生统治者”形象的困扰。从政治对手的反应,可以看出卡梅伦一番“坦言”潜在的政治损害。
工党竞选负责人亚历山大:“在英国公众还没有机会在本届大选中表达意见之前,卡梅伦已经想当然的在大谈第三届保守党政府。这是典型的卡梅伦的傲慢。在英国,谁执政,不是由首相决定,而是由英国人民决定”。
现任联合政府伙伴、自民党的发言人:“临近大选前几周,卡梅伦在踌躇是否担当第三任首相,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狂妄自大。他应该稍微花点时间考虑他如何向选民交待保守党危险的削减计划”。
英国独立党UKIP则幸灾乐祸的预测,在2017年就欧盟成员资格去留的公投之后(卡梅伦保证如果大选获胜,最迟在2017年底举行公投),卡梅伦会被逼提前退出政坛。
“太子党”、“跛鸭”、“阴/阳谋论”
卡梅伦点名的几位“太子”接班人似乎也不领情。约翰逊说卡梅伦是自己“谦虚”,特里莎·梅说她的全副精力正用在对付伊斯兰恐怖威胁上。
政治现实是,卡梅伦等于提前五年打响了下任保守党领袖竞争的发令枪。
三个人(至少,甚至还有更多)一面要确保自己的领跑地位,一面要掩饰自己的政治野心,至少不能显得将自己的政治野心凌驾于党的利益之上。卡梅伦,你这不是难为他们吗?!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本届大选保守党获胜,几位卡梅伦钦定的接班人必然对他的权威形成挑战,让卡梅伦早早的成为“跛鸭首相”。
当然,也有“有识之士”说,卡梅伦的“失言”哪里是什么“天真幼稚”,他是让人们以为他“失言”,其实是老谋深算的“阳谋”。卡梅伦显然已经做出判断,2020年竞选连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最好的结果是在5月7日的大选中微弱胜出,保守党自组少数政府。
如果是这种局面,稳住党内“野心家”,让他们稍安毋躁,替他拉套而不是背后捅刀,让他再稳坐5年首相就至关重要。
当然,卡梅伦果真“如此阴险”的话,那也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危险。前工党首相布莱尔出任第三届首相一开始,就明确了跟他明争暗斗了10多年的布朗的接班时间。本以为能以此让布朗放心不再捣鼓,结果却适得其反让布朗更加迫不及待,自己架空了自己。
有意思的是,卡梅伦“厨房谈话”后,首相府的发言人却在极力把话往回收,称卡梅伦并没有完全排除2020年的竞选连任。
用卡梅伦的一位高级助手的话表述:“船到桥头自然直”(‘We’ll cross that bridge if we come to it’)。
5月7日,船到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