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中国与新西兰签署升级版自由贸易协定!

文 / 亦岚 2021-01-26 22:34:17 来源:亚汇网

   新西兰正式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版,旨在为新西兰商品提供更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而也确保未来10年内中国木材和纸品贸易享有优惠准入。新西兰贸易部长达米恩·奥康纳(Damien O’Connor)和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在视频会议上签署协议,距离协议首次达成交易已经要回溯至一年前。

   奥康纳在签署后发表声明称,升级意味着自由贸易协定适用于另外10年。新西兰是在2008年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首个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一直被北京誉为与西方国家最早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典范。奥康纳说道:“新西兰与中国现有的自由贸易协定非常成功,但是自从10年前签署以来,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和我们的商业惯例已经有所发展。”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最早是在2019年11月宣布这项交易达成,表示升级后的协议将使得向中国出口变得更加容易,并将新西兰出口的合规成本每年降低数百万美元。新西兰贸易部在11月交易达成后发表声明说,此次升级将确保在未来10年内,几乎所有新西兰对中国的木材和纸品贸易都将享有优惠准入。

   截至目前,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年度双向贸易额超过300亿纽元,也就是215.8亿美元。两国长期以来都努力升级该协议,最终成功签署协定。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与新西兰的关系在阿德恩的领导下持续受到挑战,新西兰此前参与批评中国对太平洋小岛的影响,并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穆斯林提出人权问题。尽管有着北京方面的警告,但阿德恩仍然支持台湾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HO)。

   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之际,澳大利亚政府正与中国陷入贸易和外交僵局。澳大利亚已经将中国征收高额大麦关税的问题提交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审查,预计将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得到解决。即将在今年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合作峰会的新西兰表示,他们将愿意帮助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达成和解协议。

   随着中澳贸易争端陷入长期胶着的僵局,新西兰龙虾成为中国市场新宠。新西兰龙虾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亏损3800万美元后,中国的转单效应有望带来可观的增长,并将取代澳大利亚担任农历新年期间的主要龙虾供应商。但拥有新西兰最大龙虾配额的伯克哈特渔业公司(Burkhart)对能持续很长时间还是表达怀疑,依然乐观认为中澳有能力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因此警告新西兰不要过度介入他国纷争。

   新西兰海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比例不到1/3,而中国人口更多且需求更高,并且比欧洲等其他市场更接近货运。伯克哈特说道:“我们原本在去年2月份农历新年期间必须运进60吨龙虾,但被取消后直接重创新西兰的龙虾行业发展。中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当然我们还有其他市场,但中国的销量最大,价格也最优惠。中国人喜欢红龙,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喜欢我们的小龙虾。我们有高档龙虾,世界上没有比我们更好的龙虾。”

   新西兰谨慎应对中澳争端,Stuff专栏作家吉莱斯皮(Alexander Gillespie)则撰文指出,新西兰应该加入邻国澳大利亚的行列应对中国,并强调在处理中国问题上谨慎外也要保持原则。他表示新西兰应该认真考虑成为中澳在WTO案件的第三方,称只有建立国际法和具有约束力的程序基础,才能提供成员国安全的未来。

   针对澳大利亚目前已经将中国问题提交到WTO,吉莱斯皮认为起诉大麦是最好的情况,尽管未来可能会再出现其他商品的起诉。而如果接下来几个月的协商过程失败,WTO将创建小组对此事进行裁决。这其中包含着很多风险,新西兰将需要广泛关注,因为其所涉及的范围很大。他解释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样,都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自2015年以来增长强劲。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翻涨一倍,五年内从750亿澳元增长至1500亿澳元。在澳大利亚的前十大出口市场中,中国占据了高达30.6%的份额,是第二大市场日本的两倍多。铁矿石占这些出口总值的56%,淹没了所有其他贸易商品。”

   “新西兰也经历了类似的增长,中纽的双向贸易从2007年的100亿纽元增加到如今的300亿纽元,新西兰出口的所有商品中,向中国出口占其中28%,包括1/4以上的乳制品、2/3的木材以及约1/2的肉类。但WTO解决争端并非快速或容易的过程,中澳争端可能会持续数年,特别是在有上诉的情况下。澳大利亚在9个案件中属于申诉人,16个案件中是答辩人,在112个案件中扮演第三方。中国在21个案件中属于申诉人,在44个案件中是答辩人,在166个案件中扮演第三方。相比之下,新西兰长期来都是申诉人。”吉莱斯皮说道。

   中国和新西兰在去年11月共同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两国正被推向更深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西兰媒体提醒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正在利用其全球力量来扩大影响力,并重新设定贸易关系规则。新西兰近年来对中国制造业投资的更大接受度,鉴于中澳目前的僵持关系,必须对中国企业进行审查。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