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23日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银行售汇逆差914亿美元,较去年四季度扩大97%,跨境资金流动振荡进一步加剧,近期呈现一定流出压力,但这种调整是可解释、可承受的。
管涛在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确实存在资本流出现象,但这种资本流出属于意料之中的有序调整,不能简单等同于隐秘的、违法违规的资本外逃。
管涛表示,当前资本流出的主要渠道是藏汇于民和债务去杠杆化。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中,美元汇率持续走强,受这些因素影响,境内企业和个人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资产外币化、负债去杠杆化”的财务运作,导致即远期结汇减少、购汇增加。
管涛指出,当前资本流动的调整是可承受的。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意味着收支相抵、差额为零,一定规模以内的顺差或者逆差都属于平衡的范畴。“实际上,即便前期人民币汇率交易价达到或接近浮动区间上限时,市场外汇供给依然充足,没有出现市场恐慌。虽然外汇占款渠道的资金投放减少,但央行通过降息、降准、定向调控等操作,保证了人民币流动性充裕,市场融资成本总体趋降。”
对于未来的跨境资本流向,管涛表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振荡走势。“如果境内外市场环境出现积极变化,跨境资本流出将会放缓甚至可能重现净流入。实际上,3月下旬以来,随着内外部环境好转,境内外汇供求缺口迅速收敛,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差价也大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