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由于美联储讲话推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有所回落,截至目前,美元报价99.79。

关税-
①央视网报道:美媒称特朗普考虑对华关税分级方案,白宫称特朗普对华关税立场没有软化
②韩国财长:韩美两国就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经济安全、投资合作和货币政策等措施已达成共识,技术会谈将于5月中旬进行。
③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最高级别的税收谈判代表下周将举行会议。
美联储-
①哈玛克:如果经济数据明朗,美联储可能在6月份降息
②沃勒:要到7月才能对关税如何影响经济获得更清晰认识。若关税导致失业率上升或开启降息
③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计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为-2.5%
④卡什卡利:华盛顿频繁发布的公告给政策制定者和每个人都带来了挑战。
欧洲央行-
①管委雷恩:欧洲央行不应排除更大幅度降息的可能性
②委员会将于5月6日至7日讨论战略评估,考虑改变策略,以实现更灵活的行动。
美国至4月1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2万人,与预期一致。美国3月耐用品订单月率录得9.2%,为2024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
特朗普称已为俄乌问题设最后期限,届时美国态度或生变,敦促普京停止对乌克兰的攻击行动。
特朗普:将与世界各国领导人在罗马会晤。
德国经济部:德国政府预测2025年经济将陷入停滞,此前的预测是增长0.3%。德国政府预计今年通胀率将降至2%,2026年将降至1.9%。
机构观点汇总
分析师JamesStanley:假突破魅影重现,美日将于140再次构筑反转底部?
美元兑日元本周初下探140关键心理关口,该位置是去年构筑的重要底部。当前价格在测试该支撑后持续反弹,这种"假突破"走势与去年三季度套利交易平仓引发的阴跌行情颇有相似之处。
对于空头而言,145关口尤为值得关注——这个4月支撑平台可能转化为阻力区域,压制汇价形成次高点。历史数据显示,去年美联储首次降息前夕,美日汇率恰好在140附近构筑"更高的低点",随后伴随美元指数第四季度的强势反转,美元兑日元亦开启上行通道。
从交叉盘视角分析,欧元兑日元在关键阻力位下方呈现承压态势,为押注日元走强提供更佳切入点;而英镑兑日元在突破日线上升三角形态后,正积蓄多头动能,成为看空日元投资者的优选标的。
值得警惕的是,美日汇率年内多次上演"破位-反弹"戏码,这种反复震荡格局凸显市场对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进程的审慎态度。尽管预判趋势反转存在难度,但交易者可将145区域视为多空分水岭,该水平破位后尚未经历阻力有效性测试。
汇丰银行:保护主义已成央行“头号威胁”,但减持美元仍是渐进的
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已成为当今各国央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央行正在适应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过去12个月中,50%央行干预了外汇市场,并且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而进行投资调整的央行数量显着高于去年。值得注意的是,54%的参与央行表示计划增加外汇和黄金储备。尽管金价几乎每周都创下历史新高,但相对较少的央行将高金价视为障碍。
然而,各国央行对美元的态度则更加分歧。大多数央行认为减持美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多数表示正在增加美元投资的央行表示,他们这样做是以牺牲传统储备货币为代价的,而投资非传统货币的回报也因相关成本而受到质疑。半数受访央行表示,他们打算提高资产类别多元化程度。在动荡的背景下,央行需要展现出他们所需的灵活性,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分析师DavidScutt:澳美V型反弹动能衰竭,空头可考虑在0.6X水平建仓
当前澳美的复苏动能逐渐消散,市场开始质疑这波反弹的可持续性。随着看跌蜡烛图形态显现叠加美元需求回暖,汇率短期内可能面临下行压力。澳美日线的V型反弹已显疲态,价格走势释放出愈发强烈的看空信号。本周剩余的交易时间内,由于缺乏重要经济数据指引,围绕美国贸易谈判的市场情绪将成为主导汇市的关键变量。
美元近两个交易日的强势表现得益于双重利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等重要贸易伙伴采取更温和立场,以及市场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可能卸任的担忧缓解。这些因素或预示美元正开启更广泛的反弹。
澳美方面,在三次冲击2022年10月形成的上升趋势线所转成的阻力位失败后,下行风险持续累积。周二出现的看跌吞没形态配合周三倒锤线,暗示空头力量正逐步掌控市场主动权。尽管MACD和RSI仍处看涨区间,但已显露拐头迹象,这进一步印证本月初从多年低点启动的反弹行情可能难以为继。对于看空策略的投资者,可在汇价逼近0.6400时建立空头头寸,目标分别指向50日均线或0.6188水平,具体取决于风险回报偏好,止损建议设置在近期高点上方以防范逆转风险。需要警惕的是,若汇价能有效突破并站稳在上述趋势线上方,将彻底扭转当前看跌逻辑,为延续多头行情打开空间。
瑞银
年初欧元兑美元汇率徘徊于平价水平,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加征关税将支撑美元走强。然而仅仅一个季度后,关税政策反而动摇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欧元兑美元快速反弹,最高升至1.1573。短短三个月间,形势竟已天翻地覆。在这场贸易战中,各贸易伙伴主要面临三种选择:1)实施报复性关税2)重启谈判3)通过财政或货币政策提振国内经济。4月2日美国宣布加征关税后,各经济体最初反应多为反制措施,主要经济体纷纷誓言采取对等报复。我们认为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有害无益,最终将导致增长乏力。4月初的报复性措施出台后,市场随即大幅下挫。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美国政府有强烈动机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否则美国经济将面临重大阻力。日本很可能成为首个签约对象。随着新贸易协定陆续签署,美元信心有望逐步恢复。因此,在欧元兑美元从1.02飙升至1.14后,我们认为汇率更可能进入盘整阶段而非持续攀升。预计未来数月欧元兑美元将在1.12-1.16区间波动,伴随贸易协议签署进程,汇率更倾向区间下限。中期来看,美元命运将取决于关税谈判结果及更广泛的经济影响。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抑制增长,使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若经济疲态加剧,我们预计美联储将通过降息应对——降息幅度将决定美元疲软程度。总体而言,持续数十年的“美国例外论”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质疑。
(亚汇网编辑: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