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并不仅仅局限于现钞。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定义,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
(5)其他外汇资产。
狭义的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尤其是外币存款。广义的外汇,则是一国所拥有的以外币计价的全部资产。人们通常所说的外汇,是指狭义的外汇。
按照兑换的自由程度,可将外汇分为自由兑换外汇、有限自由兑换外汇和记账外汇。自由兑换外汇,指的是在国际结算和国际金融市场中可以自由使用和买卖的外汇。有限自由兑换外汇,指的是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世界上有许多货币属于这一类,包括人民币。记账外汇,又叫“清算外汇”或者“双边外汇”,是指在双方指定银行账户记账的外汇,不能兑换成其他货币,也不能对第三国进行支付。
本国居民在国内用于流通支付的主要手段是本国央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比如在中国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在美国就是由美联储发行的美元。在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下,黄金作为被各国人民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用于国际支付;而在信用货币的体系下,由于各国央行发行的流通货币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一般只在本国范围内具有支付手段的功能,而在国际贸易中未必能被交易对方认可。一国的货币在国际上被接受的程度与该国的综合国力有关。此外,该货币还要能够自由兑换。目前世界上被接受程度最高的货币是美元,其次是欧元、日元、英镑等货币。我国目前正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努力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对投资者来说,需要关注的主要是外汇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的交易量较大的货币品种。2019年通用的交易代码及活跃程度的品种见表1-1。
从交易的角度来说,通常将外汇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货币分为以下几类:
1、商品货币,主要包括澳元和加元。因为这两种货币所属国家有大量的资源以供出口,货币的价格同大宗商品特别是所属国主要出口资源的价格紧密相关。
2、投机货币,主要是指英镑和日元。因为这两种货币的交易量和波动性都较大。与欧元和美元相比,这两种货币的短期波动中有较多的人为因素。
3、避险货币,包括美元和瑞士法郎。美元得益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而瑞士是传统的中立国。在政治经济动荡时期,避险资金的流人常能推高这两种货币的价格。
4、欧系货币,由欧洲国家发行的货币统称为“欧系货币”。因为欧洲各国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相互影响,欧系货币之间具有--定的联动性。
5、美系货币,主要指和美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发行的货币。这些国家的货币易受美元价格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加元和澳元,既是商品货币,又是美系货币,它们的价格同时受商品价格和美元价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