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电影《斯大林格勒》 让勇气与坚韧代代相传

文 / 楠楠 2015-05-13 15:22:26 来源:亚汇网

  看过《斯大林格勒》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苏联红军战士燃烧着、嘶吼着冲向德军阵地时的震撼,也一定能想起,女主角卡佳过生日时几个大男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沉默时有多温情。事实上,他们拼死相守的楼房——“巴甫洛夫楼”仍然屹立。

  巴甫洛夫楼位于伏尔加格勒市内中心地带,是一座四层的砖木结构居民楼,如今黄白相间的外表看起来祥和宁静,似乎和千百座建于战后、维护较好的俄罗斯普通居民楼没什么两样,但就在这里,战争曾惊心动魄。

  开战前,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巴甫洛夫楼是一栋绿色的居民楼,属于州消费者联合会,由于位于视野开阔的交叉路口、易于把守伏尔加河畔的一处战略位置,战争开始后,这座楼很快就成为德军战略目标。经一些历史学家查证,苏联红军第13近卫步兵师第42近卫步兵团第3营中士巴甫洛夫率仅有四人的突击队于1942年9月底突破德军封锁进入楼内,第三天,由上士阿法纳西耶夫率领的增援队伍带来了手榴弹、手枪、反坦克弹等弹药补给,随后他们在地下室发现了十名幸存的市民,就地武装后形成了一只二十多人的小分队。

  这支小分队用铁丝网和地雷为大楼建立了简陋的防御工事,德军炮火猛烈,红军战士就依靠窗户、屋顶等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攻击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部分。为了与其他部队通讯并获得补给,他们挖了一条通往其他部队所在位置的战壕,补给通过战壕和伏尔加河渡船偷偷运入阵地。

  在这片被炮火包围的阵地上坚守了58个日夜后,他们等到了苏军大反攻开始。

  这座看来普通的居民楼被认为是勇气、坚守和英雄主义的象征,战后政府着手重建,并为纪念巴甫洛夫中士的英勇举动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座楼,巴甫洛夫本人在离开斯大林格勒后随着苏军反攻步伐一路向西,最终攻入柏林,看到胜利。

  在洁白的楼体一侧,如今用伏尔加河畔战斗遗址的砖块竖起大楼遗址塑像,砖红色的残垣断壁触目惊心。《斯大林格勒》电影中,年轻的炮兵在已经受伤的德国军官和奄奄一息的指挥官注视下,对电波另一头的司令部报出了楼房位置,司令部发现这是本军阵地,犹疑不定再次确认,炮兵坚定地喊出“请开炮”,司令部沉默一秒,“永别了,孩子们”。

  电波消逝,炮声轰鸣。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