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想要“留住”基金收益 做到这一点很重要!

文 / 如霜 2021-11-25 16:04:53 来源:亚汇网

   近年来,随着银行产品的收益率不复往日的“风光时刻”,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将理财投资的目光转向了公募基金。

   基金的长期表现是相当不错的,但为什么“基金赚钱,基民却不赚钱”还是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根据海通证券的研究,发现投资者不赚钱的理由无外乎两点:一是追涨杀跌的申赎行为,二是频繁申赎的高成本。

   这样看来,基民不赚钱的“症结”本质上还是投资者面对市场波动时,管不住自己的手导致的。

   那这个难题要怎么破解呢?

   防“剁手”神器:持有期策略基金

   如果有一种办法能够帮助我们管住自己的手,是不是就能解决问题了呢?

   防“剁手”神器——固定持有期策略基金就这么诞生了。

   从过去3年基金的发行数据来看,固定持有期策略基金发行数量在新基总发行量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从2019年的占比1.15%增加至2021年的42.93%,占比已经接近半壁江山了。数据来源于choice,时间区间为2019/1/1-2021/11/19。

   持有期策略基金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够赢得大家的认可呢?

   持有期策略基金,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限制赎回的制度设计,帮助投资者在固定时间内持有,到期后可随时赎回。

   这类型基金主要具有3大优势:

   1

   管住基民“追涨杀跌”的手

   这个很容易理解,买入一定期限持有期产品之后,在持有期内我们只能看不能动,这样就避免了因为短期的波动忍不住赎回的情况,从而实现长期持有。

   2

   随时申购,均摊成本

   持有期策略基金虽然限制了赎回,但不限制申购,这样就方便投资者在震荡市中可以追加基金份额,以此来摊平投资成本,待市场回暖后,可以更快回本乃至实现盈利。

   3

   便于基金经理长期布局

   由于单笔资金在持有期内无需担忧赎回压力,基金经理在实际投资中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例如选择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公司,争取用时间换取收益。

   持有期策略真的有效吗?

   出发点是很美好的,实际效果如何呢?

   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过去10年任意时点开始买入并持有一定时间,结果显示,无论是正收益概率,还是平均收益率,都随着持有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持有六个月时间,正收益概率仅为65.35%,平均收益率为7.49%;

   如果把持有时间放长到三年,那么正收益概率可以提高到89.52%,平均收益率也提升到42.85%。数据来源:wind,日期范围为2011-06-30至2021-06-30。上述数据仅为指数表现结果,最终的投资收益结果和所投资的基金有关,可能和指数表现结果存在较大的出入。基金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当我们把测算的对象换成了债券型基金指数为例,以上的结论仍然成立。

   例如,持有一个月时间,正收益概率仅为72.76%,平均收益率为0.45%;

   如果把持有时间放长到一年,那么正收益概率可以提高到94.89%,平均涨跌幅也提升到5.80%数据来源:wind,日期范围为2011-06-30至2021-06-30。上述数据仅为指数表现结果,最终的投资收益结果和所投资的基金有关,可能和指数表现结果存在较大的出入。基金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两张图表都说明了一个结果,通过长期持有的确能够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投资体验。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持有期产品也逐渐得到基民的青睐啦!

   “基金要长期持有”,其实这句投资箴言已经一直被反复在说,基本稍微有经验的基民都略有耳闻。

   但正如大家的反馈往往是:

   “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既然靠自己的意志力和投资纪律没办法做到,同时又认同这句箴言,选择持有期策略的产品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啦!

   基长相信,随着越来越多人体会到持有期基金的好处,以后大家在买基金的时候,说不定会把这类型基金作为首选呢!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难题也大大缓解啦!

   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