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又有不少基金大洒“红包雨”,而提到分红,自然想到最爱分红的债基。但不少人还对分红有一些误区,也不知道该选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下面就好好聊聊。
基金分红是分的谁的钱呢?
1、基金分红条件
想要知道基金分红分的谁得钱,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基金分红的条件。
⑴基金当年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才能够进行分红。
⑵基金收益分配后单位净值不能低于面值。也就是1元。
⑶基金投资当期出现净亏损不能进行分配
2、基金分红的本质
基金分红的本质就是把我们左口袋的钱放入右口袋,基金的总价值没变。
举个例子,假设你持有某一只基金1000份,现在基金净值2元,那么你的资产总价值为2000元。这时候,基金公司宣布要分红,每份额分红0.2元。
分红前:你持有基金的总价值为2000元;
分红后:你的基金净值会从2元变成1.8元(2元-0.2元)。那么现在持有基金的价值为1.81000份=1800元,加上分红的200元(1000份0.2元/份),最终资产的总价值还是2000元。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基金分红实际上只是分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钱。
债券基金为何爱分红?
分红的本质,其实就是把基金净值中可分配收益的一部分以红利方式分给投资者。通过分红而来的收益,本身就是基金净值的一部分。分红之后,基金净值会自动除权,所以基金持有人在分红前后的总资产是不变的。债券基金分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债券市场走强当行情处于高位时,强制把基金变现一部分现金,可以避免下跌时坐电梯,也能帮投资者朋友落袋为安。
2、降低规模基金分红,将一部分资金退给投资者,也是主动降低自己管理债券基金的规模的一种方式。分红较高的债类基金,几乎都是百亿规模,主动控制规模也是应该的。
3、规避风险
最后,就是债市投资不像以前那样处于“价值洼地”,而是相对困难。价格都涨上去了,不好投资。想获得高收益较难,通过拉长久期、信用下沉,虽然能获得较高收益,但风险也较大。债市风险较大、规模太大、投资相对困难、缺少低估标的债券,是债券基金大手笔分红的3大原因。
如何接住债基“红包雨”?
目前,基金分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分红,一种是红利再投资。
1、现金分红
基金现金分红是指基金公司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者的一种分红类别,一般不会收取赎回费。现金分红后,基金的净值也有所下降,因此投资者的实际资产并没有发生变化。
2、红利再投资
基金红利再投资是指基金进行分红时,基金持有人将分红所得的现金直接用于购买该基金,将分红转为持有基金单位。由于红利再投资没有发生现金流出,选择该种方式通常是不收取申购费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分红之后,基民的基金份额数量会增多,但基金的净值也会随之减少,因此持有基金的总价值也并未发生变化。
那么,现金分红VS红利再投资,该怎么做这道基金选择题呢?
基金分红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市场情况综合判断哦!
如果目前手头资金较为宽裕,同时当前市场处于低估状态并且看好未来后市走向时,由于红利再投资不收取申购费,可以直接转化为基金份额,降低投资成本,此时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方式更加有效;如果手头较为紧张,当前市场处于高估状态并且对后市走向持有消极态度时,可以采取现金分红的方式,降低仓位,从而有效回避市场下跌的风险。
由上可见,基金分红的本质就是将基金的一部分收益返还给投资者,虽然并不影响基金的总资产和盈亏,但可以提高投资者使用资金的效率,让基民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