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喜上眉梢,今天一落千丈。今年以来,市场行情震荡不断,风格切换频繁。每天睡醒第一句:昨天涨的会不会还回去。对于投资者来说,该如何应对呢?
1、何为风格切换?
所谓市场风格切换,是指某类个股的表现明显强于另一类个股,一般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从A股历史看,价值股和成长股较少能够同步,往往表现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而产生了风格切换的现象和风格周期的说法。
招商证券11月19日发布报告《风格再切换,大盘价值或将崛起》,统计了2008年-2020年,A股共经历五轮明显的风格轮动。
2009-2011年2月:小盘。4万亿刺激后,经济复苏推动小盘风格崛起。
2011年2月-2013年1月:大盘价值。2010年货币政策收紧后,2011年国内经济下行,企业盈利大幅下滑。与此同时,由于通胀升温,货币政策紧缩,利率上行,大盘价值风格崛起。
2013年2月-2016年9月:小盘。2013年开始,地产进入上行周期,企业盈利逐渐改善,小盘风格开始占优。此后,移动互联网产业趋势兴起,政策鼓励上市公司并购,开启了并购上行周期,推动小盘风格快速上涨。
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大盘价值。2016年9月,经济加速复苏,利率加速上行,投资者采取PEG选股思路,结果发现大盘价值很多都是PEG小于12018年经济加速下行,大盘价值抗跌。
2018年11月-2021年1月:大盘成长。2018年10月,流动性开始进入宽松周期,十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保持3.5%以下,疫情前后,货币政策加码宽松,部分大盘价值板块估值不断抬升,转换成了大盘成长股票,新能源、医药等很多领域出现长期空间确定的板块,投资者不断加仓。
2008-2020年五轮风格轮动由此可见,A股存在明显的风格轮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但是在市场风格的频繁切换下,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难度就会加大,很容易管不住自己的手,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2、合格基民如何应对?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投资的三大原则,第一条是保住本金,第二条是保住本金,第三条是记住前两条。
面对涨涨跌跌的行情,一名合格的基民的态度应该是理性对待。
首先,理性对待回撤。
最大回撤和风险成正比,是一个风险评估指标,最大回撤越大,风险越大,投资者常常会拿最大回撤衡量权益类基金管理者的风控能力。通常来说,最大回撤越小越好,因为如果回撤了50%,未来可能需要涨100%才能回到原来的水平。
假设你以2元的价格买入一只基金,上涨到4元后出现下跌,跌至1元停止,后又涨至1.5元。那么在这一段时间里,你的最大回撤大概是:(1.5-4)/4=-0.625,最大回撤是62.5%。
那如果要从1.5元再涨回4元,需要上涨多少呢?
(4-1.5)/1.5≈1.667,即为166.7%。
其实,热点轮动,风格切换时,对投资者的考验特别大。如果因为接连回撤,就开始心慌慌,想着是不是要赶紧调仓,当剧情反转时,是不是又是一波损失呢?其实,如果回撤在基金经理现有的投资框架下是合理的,那么保持“多看少动,不盲目调仓”反而是更有效的策略。
其次,以长期视角看待短期行情。
根据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21年,近18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历史走势,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也能够发现,这其中不乏几次大跌。但坚持下来的人,其中的快乐大概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验了。所以不妨提升一个level,以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待投资中出现的短期波动。
2003-2021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历史走势数据区间:2003.12.31-2021.08.31
3、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我们需要认识一个事实,就是世界是复杂的,不是每件事我们都懂。查理·芒格曾说承认自己的无知就是智慧的开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行事,坚持不变的东西,承认自己不具备挑战复杂的能力和心性,才有可能收获不错的回报。
但这些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或许有点难,毕竟人的天性是很难克服的,可以挑选一名能够坦然面对波动及市场考验的专业基金经理来帮你投资。在市场风格切换中磨炼过的专业基金经理能够更好的看清震荡背后的投资机会,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与他们同行,才能真正享受投资带来的复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