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指数以及指数基金,大家往往想到的是被动投资。而在国内股市,主动投资依然有很强的阿尔法收益,那么,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有没有可能进行结合呢?答案是,可以!能够把这两者有机结合的,正是目前被广泛讨论的Smart Beta指数。
在投资领域中,收益分为阿尔法(α)收益和贝塔(β)收益,其中,α指主动投资收益,来源于选股和择时,超越市场收益;β指被动投资收益,来源于组合和市场相关的收益,跟随市场收益。Smart Beta就是在β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处理,以确定的规则对成份股进行筛选或对成份股权重进行优化配置,以追求超越传统市场的回报。Smart Beta指数相当于把优秀的主动管理人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炼出来,形成指数标准化的投资框架,用指数方法表达出来。Smart Beta指数通过将股票的回报分解到因子层面,揭示出股票获得超额收益的源头。经过国外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发现,价值、质量、成长、红利、低波动等因子是最有长期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因子。
质量因子:通过企业基本面筛选优质的成份股,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收入和盈利能力的公司,常见的质量因子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
成长因子:侧重公司未来的盈利,选择中长期业绩增长较快的公司进行投资,可以使用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成长因子是进攻之王,在流动性宽松、估值扩张这样的环境下往往表现优异。
价值因子:以一系列指标衡量公司股价是否相对其价值低估,常见的价值因子相关指标包括市净率、市现率、市销率等。
红利因子:主要以股息率为选股标准,目的在于选取分红较高的股票。红利因子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逻辑在于,分红的基础是盈利,而高分红的基础是高的累计盈余,这些体现的是一个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
低波动因子:通过降低波动率,倾向于选择成熟的公司,这类公司往往表现出更好的风险调整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红利因子的使用最为久远。长年稳定分红的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都比较好,是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最喜欢的标的。当市场处于熊市时,分红率高的公司一般被视为防御属性标的,相对表现会更为稳健;当市场处于牛市时,随着股价的上涨,股票的股息率就会减少,股息率低的股票会自动剔除出组合,因此,在市场上涨的过程中,红利因子往往也表现不错。
因子策略既可单独使用,即单因子策略,也可组合使用,形成多因子策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因子策略仍在不断完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Smart Beta指数是以复合因子来实现,比如质量因子和价值因子混搭的复合策略,比如红利因子与低波动因子混搭的复合策略,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指数(简称:东证红利低波,代码931446)就是具有复合策略的Smart Beta指数,值得关注。
Smart Beta指数基金让投资者了解可能提供超额回报的源头,并且让投资者能够以比较方便的途径去进行投资,获得这些因子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