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债基真香 但如何降低投资中的踩雷风险?

文 / 如霜 2021-12-30 13:20:47 来源:亚汇网

   2021年即将收官,小伙伴们是否开始盘点今年的投资收益了?小编盘了一下自己的投资,发现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权益类产品表现分化严重,收益率落在-20%到20%的区间。相比之下,固收类和偏债混合的产品的回报表现则相对平稳。

   我们再从下面几个数据来看,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来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了5.4%,债券型基金指数上涨4.7%,只比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略低,甚至还跑赢了平衡混合型基金指数2.2%的涨幅。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28。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对比偏股型和股票型基金,偏债型和债券型基金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率都相对更低。在股票市场动辄出现二八分化的情况下,偏债类的资产更适合一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

   从全市场表现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代表债市的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今年以来涨幅4.9%,好于上证指数4.5%的同期表现。

   看到这里,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选择债券资产就掌握了2021年的投资秘籍?

   信用债违约频现,风险不容忽视

   但是事实没这么简单。债券收益率波动幅度相对股票平稳,这只是硬币的其中一面。另一面,则是今年以来屡屡出现的债券暴雷。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2021年全年国内信用债违约规模达1527亿元,较去年全年水平略有下降(2020年信用债违约规模为1758亿元)。

   如果这个数字还不够警醒的话,那么,违约主体中,中高评级占比提升则是不容忽视的风险点。中证鹏元的报告显示,从今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信用债违约主体呈现以下特点:中高评级违约主体占比继续上升,AA+级以上主体占比超过50%,相比2020年上升10个百分点;另外,从行业来看,违约企业中包含9家地产公司,占比超30%,行业集中度较高。

   中高评级违约主体占比上升,以及违约行业集中度提高,意味着在债券投资中,需要更加谨慎和严格地筛选债券的质地。

   普通投资者如何才能在债券投资中尽量避免踩雷呢?

   偏债/债券型基金投资避雷要点,可关注2点

   由于个人投资者较难直接参与债券投资,我们以通过基金投资债券为例来说明。选择偏债混合型基金以及债券型基金时,需要对基金的债券投资范围以及个券选择策略多加关注。

   债券投资范围上,如果对信用债评级做出了限制,那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面对低评级债券的违约风险。

   个券信用风险控制上,可关注是否有科学严谨的投资研究体系来评估债券及其发行人的资质,能否相对较好地管理信用风险。

   任何一项投资中,风险与收益都是并存的,债券投资也不例外。我们能做到的,是在投资中更好地认识风险,更有效地降低风险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