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市场接连调整 基金还值得坚持吗?

文 / 如霜 2022-01-07 13:03:11 来源:亚汇网

   如果你问,这两天时间里基民/股民究竟经历了什么?1月1日,2022年展望:翻倍、赚大钱!1月5日,2022年愿望:把钱还我,我要回本!

   连续市场回调,又是很多小伙伴选择“闭上眼睛”的一天。“原以为买了基金是可以躺赚的就不用再当打工人了,现在挺好,要打五份工了……”

   前两天翻看某第三方平台的年度账单,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据,2021年3月的时候有700万+用户选择关闭了金额显示。当时据媒体报道显示,截至2021年3月9日,超过99%的百亿规模权益基金遭遇净值下跌,平均跌幅达到了15.90%。

   原来脆弱的人哪里都有,管不住手的时候,闭起眼睛可能也是一种选择。市场调整可能尚未见底,基金投资该进还是退?

   基金赚钱≠时时赚钱,不要试图赚快钱

   A股市场向来波诡云谲,波动较大,所以在买入特别是股票类基金之后,一段时期内出现盈亏再常见不过,通过基金获得收益,是绝不能和“通过基金时时刻刻获得收益”划等号的。

   以近3年的偏股混合型指数的周涨幅为例,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8.10.8至2021.10.14期间,按周来看,近40%的时间是下跌的,近60%时间是上涨的,市场短期行情变幻无常,大部分的收益是在小部分的时间里赚到的。所以也有人说,基金投资中最难的事情可能就是“等待”。

   基金投资收益主要依靠优质企业不断创造的价值和经济盈利的增长。优秀企业的成长壮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波动和不确定性是投资中无可避免的坎坷,基金也会随之起伏,所以小夏也提醒大家,基金投资是件长期的事,任何投资都不要指望赚快钱。

   通过用混合型基金指数2011-2020区间走势进行测算,持有时间满5年,投资混合型基金的复合平均年化收益就可以达到约10%。随着持有时间的上升,收益喜闻乐见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数据来源wind,混合型基金指数测算区间2011-2020,以任意起点滚动持有期计算正收益占比和平均年化收益率,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仅供参考。

   风险与收益往往是一体两面

   风险和收益常常结伴而行,无论哪种类型的基金都无法完全避免市场的风险,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疫情因素,还有比如行业风格、投资主题等等,都可能导致一只基金短期表现不佳。很多投资者因为光鲜亮丽的高收益而来,买在了高点之后才导致亏损。而下跌时也并没有了解下跌原因,只为减少损失而盲目离场,最后只能导致“靠运气赚的钱,终会凭实力亏掉”。

   回看过去10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每年度最大回撤可以发现,只有2017年、2019年的年度最大回撤在-10%以内,其余每年的最大回撤均超过-10%、有5年每年超过-15%。即便是在赚钱效应较好的2020年,最大回撤也超过-15%。

   但是事实的另一面是,尽管历年都经历回调波动,但近十年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累计涨幅达到264.35%,同期上证指数仅有60.4%。数据来源:Wind,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同样会经历回撤,如果在回撤时退出,很可能也会错过后面的上涨。尽管短期内可能要忍受一定的亏损,但我们相信优秀的公募基金产品总能在波动中创出历史新高。

   2022年投资机遇怎么看?

   市场波动频繁,可能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市场能止跌?哪一天能涨回来呢?

   短期来看,由于投资者对疫情、政策面和基本面的担忧和分歧有所加大,部分高估值板块面临消化,股票市场近期震荡将加剧,但随着国内宏观流动性环境的改善,剩余流动性有望逐步抬升,产业趋势确定、行业景气度较高、与经济相关度弱的优质资产依然会有超额收益。

   岁末年初,整理了一下近期10余家券商的2022年度的投资观点、行业展望,希望能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帮助。资料整理自各券商研报,仅为服务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整体来看,大部分券商对于2022年权益上的投资机遇仍然是非常看好的,其中困境反转、高景气以及消费蓝筹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些关键词。不过投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比较多的变量,大家可以不妨把投资主动权交给基金经理,让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帮你调仓选股~

   敲黑板:投资更像是一场长途旅行,心中向往着风光日丽,也不可避免会遇到低谷波澜,想投资得到回报必然需要付出等待的时间,风物长宜放眼量~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