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那些在大跌中买基金的人 收益怎么样了?

文 / 如霜 2022-01-17 11:23:09 来源:亚汇网

   2022年开年来,沪指跌了3.26%,深成指跌了4.76%,创业板指跌了6.12%,新能源跌了7.09%,半导体跌了7.75%,白酒跌了9.15%……

   要问何以解忧,有人说:跌麻了,爱咋咋!有人说:不看就没有亏!有人说,加仓,越跌越加!

   我们都知道,别人恐慌我贪婪,但现实往往是一直跌一直加仓,一直加仓一直跌,心态很难不崩。

   那么到底,在连续大跌的时候加仓买买买,是个好选择吗?

   从历史上来看,2007年以来,A股一共经历过5次连续下跌“关灯吃面”的时刻。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年上证指数下跌65.39%;

   2011年:二季度开始,通胀持续上行,股市遭遇估值业绩双杀,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4.89%;

   2015年:6月15日开始,上证指数从5170点高位掉头向下,出现连续数日千股跌停局面,上证指数三季度下跌40.91%;

   2016年1月份:当月两次熔断机制引发市场恐慌,上证指数下跌22.65%;

   2018年:美股连续暴跌,A股同样表现弱势,全年上证指数下跌28.54%。

   其实这么拉长时间看,这几天的下跌也只是惊涛骇浪中的小波动。

   那如果在这期间加仓基金至今会有怎样的收益呢?

   我们以某只2005年成立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分别回测了在这5段回撤期间每周定投后至今的收益情况,当然了,加仓不同的基金收益也会不同。

   可以看到,时间越长,累计的收益可能就越高,所以想要最终有所收获,还得坚持才行。

   那么,换个思路,除了老基金,市场下跌中买新基金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我们也统计了下在这5段时间内新发基金至今的表现,基本都取得了正收益,并且还有不少翻倍基。不过,新发基金有3个月左右的建仓期,可能正巧躲过了市场下跌,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牛市买老,熊市买新”的说法。

   当然了,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我们无法预测市场还要跌多久,很多时候盲目加仓,最后加成了重仓甚至满仓,很有可能子弹用完了,市场还在跌……

   所以说,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我们在下跌的时候加仓也是要有策略的。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指标,比如根据基金最大回撤来决定跌了多少才加仓,逐步增加每次加仓的金额,从而摊低投资的平均成本,直到基金净值上涨。

   如果觉得太麻烦,也可以直接通过定投来实现阶段性加仓。

   对于加仓的钱,最好也是短期用不到的闲钱,这样不会因为着急用钱而打乱我们的计划。还有一点,不要满仓,控制好仓位,特别是波动比较大的行业主题基金。

   台湾基金教母萧碧燕说:“能遇到下跌30%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开心,因为这是非常难得的加仓机会。”

   彼得林奇说过:“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

   如果你觉得2008年、2015年这都离我们太遥远,那去年2021年年后的下跌你一定记忆深刻。

   虽然从2021年2月18日高点至今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仍是负收益,但是仍有29%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取得了正收益。

   而当时火热的新发基金也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这其实也告诉了我们,投资和种树一样,首先得选好苗,其次得遵循规律,春播秋收,一味追逐热点,跟着人群走,拔苗助长,往往会得不偿失。

   实际上,市场下跌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下跌而产生的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市场不会只涨不跌,也不会只跌不涨,只要是经历过牛熊转换考验的基金经理,短期的回调不用太过担心。

   俗话说的好,“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市场的下跌也是我们检验一个基金经理能力的时候,回撤控制的好,能够在下跌的时候少跌一点,在市场上涨的时候多涨一点,才是值得我们长期托付的。

   投资就像爬山,走过低谷以后爬上一个峰,又走向另一个峰。当你俯瞰山下整个景色会发现,低谷只是暂时的,山上的风景在熬过低谷后会焕然一新!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