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那些在熊市里买基金的人 后来怎么样了?

文 / 如霜 2022-02-08 12:13:50 来源:亚汇网

   年前一波下跌后,大盘又回到了3400点附近。

   或许,你的基金买得早,只是回吐了部分利润。

   又或许,你在去年的高点进场,账户发生了较大回撤。

   面对下跌,也许你正恐惧、焦虑、手足无措。

   疑惑春节之后,行情是迎来“V型”反转,还是。。。

   股神巴菲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股市短期表现的预测,是一种应该被锁在保险箱里的毒药,然后藏在小孩以及在股市里表现得像个小孩一样的成年人不知道的地方。

   与其预测未来,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过去,复盘一下:

   那些在熊市里买基金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先来看一张图,这是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历史走势图:

   它的走势能很好地反映股票型基金的整体表现。

   在图中,一共有过四个比较明显的下跌阶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熊市。

   分别是2007-2008年、2010-2012年、2015年和2018-2019年。

   如果很不幸,恰巧买在这四个阶段的高点,后面将会经历一段非常难熬的日子。

   2007-2008年那次,发生在轰轰烈烈的“六千点大牛市”之后。

   2007年,上证指数一举站上6124点大关,这个位置至今也没能再靠近过。

   但正所谓牛熊转换一瞬间。牛市的最高峰,同时也是熊市的起点。

   一年之后,2008年的10月份,大盘触底1664点。

   由于之前涨得太猛,这次熊市跌得也足够深,给大家的印象最为深刻。

   现在大名鼎鼎的朱少醒、周蔚文,他们的产品在当时也没能摆脱腰斩的命运。

   2010-2012年的熊市,跌幅虽不及前一次惨烈,但却持续了很长时间。

   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从2010年10月一直跌到了2012年的12月,长达两年。

   上证指数则是从2009年一路跌到了2013年,那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

   2015年的熊市发生在2015年大牛市之后,上证指数曾一度站上5178点,是A股历史第二高峰。

   这次的跌幅直逼2008年,创业板、中小市值板块受伤最深。

   后面就是2018年那次了,离现在并不远,不少基民应该都经历过。

   这次下跌持续近一年时间,上证指数一度跌至2019年1月份的2440点。

   不过,也正是从那里开始,行情又再一次启航。

   这四次下跌,加上最近这次,最大回撤数据如下: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正好买在四个高点,后面会怎么样?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为例。

   如果正好在四个阶段高点当天,一次性买入,此后的收益率如下:

   一年之后,收益率在-20%到-50%之间,说明基金也需要择时,一旦买贵了,短期可能会有一段苦日子。

   三年之后,收益率明显收窄,下跌较浅的2018年那次直接翻红,收益率超过80%。

   五年、十年之后,明显翻红的更多了。

   如果一直持有到今天,即使是买在四个阶段的最高点,依然获得了还不错的收益。

   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股票、基金整体也是向上的趋势。

   你可能想说:要五年、十年才回本,这也太吓人了。

   的确,偏股型基金的底层资产主要是股票,而股市有牛熊市的交替,波动在所难免。

   这张表是A股近十年主要指数每年的涨跌幅情况:

   同样的市场在不同时间买入,取得的收益也完全不同。

   熊市的低点,确实是机会;但牛市的高点,也囤积了巨大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市场,逆向操作、控制仓位、适当择时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乐观的方面是,我们假设的情况是在四个阶段的最高点,一次性全部买入。

   也就是说,是最坏的情形。

   绝大多数人很难有这种“运气”和“勇气”,而且一般会采用定投的方式来摊低成本。

   真实的情况往往会比表中乐观。

   而且,四次下跌开始时的高度有所不同。

   在那些跌幅很大,回本很慢的熊市之前,市场处在一个非常昂贵的估值水平。而近一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高点出现在2021年7月22日。

   在这天,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的市盈率水平分别是:

   14.43、22.61和60.31,相比前面四次,还不算太高。

   截至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这三个指数的市盈率水平是:

   13.07、18.59和55.43,下跌又释放了部分风险。

   所以,对于春节后的行情,也不用太过于悲观。

   还有朋友说,今年一开头就这么难,后市能好吗?

   其实,从历史来看,春节前后的行情未必有很强的关联性。

   比如2016年和去年,春节前后的画风反差就很大。

   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说过: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我记得去年春节时,到处都在讨论基金,身边也会有亲戚朋友问:打算买点基金了,有没有推荐的?

   但节后就遭遇了大跌,事后看,那并不是一个好的入场时机。

   而今年节前的行情就冷淡多了,过年期间,基金跟成绩、薪水、婚恋等一样成了大家不愿被问及的话题。

   但对投资来说,这真的是坏事吗?

   高瓴资本的张磊说过:乐观主义本质来自于长期主义。风物长宜放眼量,从远处大处着想,把时间的尺度拉长远一点,而不是过度地关注短期的得失,我们就能把不确定性的焦虑感降低很多,这就是长期主义者的幸福。

   希望大家都能够收获长期主义者宁静的幸福。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