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稳增长投资主线下 该关注哪些基金?

文 / 如霜 2022-02-10 12:42:28 来源:亚汇网

   如果说2021年投资的关键词是“高景气”,那2022年开年来的投资关键词则是“稳增长”。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以及预期转弱”三大问题,用了25个“稳”字,凸显了2022年“稳增长”必要性。

   从2021年基金四季报众多基金经理的观点也能看出,“稳增长”是机构投资者2022年普遍看好的方向。

   为什么要“稳增长”?“稳增长”利好哪些行业?哪些基金值得关注?接着看,带你好好捋一捋。

   为什么要稳增长?

   主要的原因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待政策发力。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GDP总值达1143670 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2019年增速为6.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其中,四季度增速的一致预期是3.8%,实际增速是略超预期的,但相较三季度的4.9%,仍然有所回落。

   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较弱,信贷社融稳而不宽,消费在疫情反复之下呈现出一定的脆弱性,以及生产和制造业投资对出口的较强依赖,这些均构成了当前宏观经济中的重要隐忧,而这或许也正是央行选择在国家公布12月经济数据后借势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消费关系就业压力,地产关系土地财政稳定性,正因如此,市场看好2022年稳增长政策加码,逐步修复在去年受到压抑的地产、消费和中下游生产。

   “稳增长”会利好哪些行业?

   1)保障房、旧改及水利等老基建

   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有望成为老基建发力的重点。去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建筑和建材行业或将受益于老基建发力,预期盈利增速较高的钢结构板块有望成为结构性亮点。

   2)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及新型电网

   以央企、国企为主体的新能源电力领域投资可能是2022年最能够兼顾调结构与稳增长的方向。不仅投资主体具有加杠杆的能力,宏观政策也具有支持意愿。在 “适度超前进行基建投资”的提法下,新能源相关电力投资产业链有超预期的可能。可以关注新能源电力工程、绿电运营商、特高压、储能等。

   3)5G、IDC 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数字经济方向)

   “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1月12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按照规划目标计算相关领域增速,千兆宽带用户数增速、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增速均在20%以上,在数字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居于前列,”十四五或将维持高速成长,新基建发力逆周期调节下,5G基建和应用、千兆宽带、工业互联网年内有望爆发。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居民生活中的普及,由此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将催生出对数据中心(IDC)的迫切需求。中国信通院预测,未来三年数据中心产业投资或达1.4万亿元,年均投资达近5000亿元。

   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下面整理了一些投资金融地产、基建的价值风格基金,代表的基金经理主要有丘栋荣、林英睿、鄢耀等,多属于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可以成长风格的基金均衡配置分散一下组合风险。(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数据截至2022/2/7,不作投资推荐)

   丘栋荣:

   丘栋荣是中庚基金的顶梁柱,也是中生代绩优基金经理里的杰出代表,除了价值标签,也是中小盘风格的代表性基金经理。

   在近期披露的四季报中,在后市配置思路上,丘栋荣给出了4个方向,分别是: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煤炭、能源、资源类公司;中小盘价值和成长股,包括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和估值较低,且受益于后疫情时代线下消费需求逐步复苏的公司;港股中的大盘价值股和部分互联网股。从近期市场走势来看,金融地产、煤炭、以及港股中的大盘价值股均在这轮回撤中表现较好,押中了这一波行情。

   林英睿:

   林英睿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任职基金经理之初是在中欧,师从大佬周蔚文,参与合管周蔚文的代表作中欧新蓝筹和中欧新趋势。一年后从中欧离任,加入广发,2016年12月接手广发多策略,这是目前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只产品。

   林英睿是一位典型的深度价值选手,比较倾向于在市场“冷门”股票里淘金,不太参与热门股抱团,选股非常重视估值,更愿意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公司,注重“困境反转”下的投资机会,比如最新持仓配置了大量的银行、传媒、航空等疫情受损板块。

   鄢耀:

   王君正和鄢耀合管工银金融地产,2013年成立以来,穿越牛熊,总收益341.32%,成为市场上最典型的一只投资金融地产的主动产品,另外鄢耀单独管理的工银新金融多次进入FOF热门重仓基金前十名单。

   鄢耀投资风格总体上偏均衡成长,他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方法,表现出较强的选股能力,以较高的仓位运营基金,行业配置相对均衡,个股持仓较为分散,长期持有银行股。其长期业绩表现优秀,回撤控制良好,基金规模近期增长较快,机构持仓比例明显提升。

   结语:按照A股的历史规律——价值、成长各领风骚两三年。2019-2021是成长风格表现更优,那么今年可能会轮到价值风格。就算没有,市场风格也会呈现的更加均衡,不会那么分化。多家机构都认为2022年“稳增长”将会是市场运行的主线,基民也可以多关注“稳增长”的投资逻辑。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