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答疑栏目每期精选热门基金问题,解答基民最关心的投资疑问。
问题一:处于封闭期的基金每天都能看到它的净值变化吗?
通常我们看到的“处于封闭期的基金”有两种情况:
1、新基金,刚刚结束募集后的封闭运作期。这个期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新基金封闭期内,净值更新是每周一次,待封闭结束新基金打开申购/赎回后,就能每日看到净值变化了!2、正常运作的基金,部分基金运作模式中有“封闭期/锁定期”相关条款约定。常见的就是“定开基金”和“持有型基金”:
“定开基金”,就是定期开放申购和赎回这类运作模式的的基金,持有过程中会经历“封闭期”和“开放期”。我们从基金公告中的“基金净值信息”中可以发现,这类基金封闭期内每周更新一次净值,等到开放申赎后,就会每日披露一次净值。
“持有型基金”近几年比较常见,一般基金名称中就有“持有XX年/月”,这种运作模式是开始办理申购业务后,每日可申购,每笔份额需要锁定持有XX年/月时间,由于这类基金在正常运作过程中可以正常申购,所以每日都会披露净值。
问题二:为什么显示我的净值估算涨了3%,实际披露的净值却只涨了1%?是不是你们搞错了?
刚开始买基金的盆友,每天是不是都要打开交易软件看看自己的收益情况?可能不少基民会遇到对话里的情况:明明收盘时显示我买的基金净值估算涨了/跌了,但是晚上披露的净值却跌了/涨了,净值和估值差别非常大,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般来说,净值估算是通过基金历史持仓结合实时股票行情计算出来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基金净值的一个估算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金净值。这也就决定了它与实际值存在一定误差:
片面性:估值的参考信息来自于基金的定期报告,但是除了半年报、年报会公布详细持仓外,季报只披露前十大重仓股或者前十重仓债券等信息。而基金的前十大重仓通常占整体仓位的50%左右,剩下的组合信息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未知的,最终估算出来的数据准确性也确实要大打折扣。
滞后性:同时基金定期报告年报、季报需要一定时间编制,基金经理早早完成了布局、市场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才会看到重仓持股名单,而且基金经理可能会根据市场变化有一些调仓操作,但这些精细的调仓信息我们很难及时获取。距离最新季报公布的时间越远,估值与实际净值的偏离度就会越大。
特殊情况:大额申购会摊薄现有持有人的收益/亏损,基金净值的涨/跌幅也会因此被拉低,导致与估值存在较大差异。
不仅如此,很多朋友会发现不同的平台显示的估值也不尽相同,原因就在于所采用模型、算法等存在差异。
而基金净值是每天收盘后,由基金公司和托管银行的专业人员根据基金当天最新的资产、盈亏情况,经过精细计算得出的,具有权威性。所以最终还是要以实际净值为准。
问题三:投顾组合也能定投吗?
而不仅仅是基金产品,投顾组合也是可以定投的。和普通的定投相同,投顾定投也能在帮助投资者降低持仓成本的同时控制资产的风险。
在天天基金首页右上角,进入投顾管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投顾策略,左下角即可开启定投。
投顾的“全流程管理”和定投的“平均成本”两大优势叠加,更能发挥稳健投资、控制风险的投资效果。
同时我们要提示大家,持有期长短是影响投资者收益情况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市场短期波动很难预测,但是经验告诉我们,随着持有期限的不断拉长,投资者在基金投资过程中获得利润的概率也会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