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即将过去,开年以来,A市场可以说是饱受考验。
不过,经历了这次市场波动,发现很多小伙伴对投资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控回撤可能比盈利更重要
对于很多小伙伴可能很诧异,我当初就是抱着“获取收益”的心思买基金,怎么就不重要了呢?
当然不是,这边所说的“控回撤”是指当市场下行时,你手中的基金能比市场、比其他同类基金亏得更少。
这是因为基金的净值涨跌具有不对称性,亏损50%可能需要100%的涨幅才能回本,基金的回撤越深,涨回来的难度越大。
举个例子,我们不妨看看不同幅度的回撤回到本金所需要的多大涨幅。那么,对于基民来说,如何做到控回撤呢?
第一,合理配置,均衡投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夏普说过“一个成功的投资者,85%归功于正确的资产配置,10% 来自于选择投资目标的功力,5% 必须靠上帝的保佑”。
由此可见,资产配置对于投资的最终收益的重要性。
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让你的投资组合多元分散,有效降低风险。
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性格”,它们对经济或者其他因素的反应不同,比如黄金跟美元经常成反向走势,股票和债券资产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所以,通过资产配置分散投资,可以避免因某个因素导致整体资产大幅下降的风险。
第二,学会控制自身的仓位。
在控制仓位时,除了要考虑自身的风险偏好、现金流情况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大盘点位。很多时候,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大家会不自觉地调高自己的风险偏好,加大投资。然而,投资是“逆人性”的,越是市场行情火热,反而越需要我们保持一份冷静,甚至降低仓位。
基金阶段涨幅。尤其是行业主题型基金,如果过去几年累计涨幅已经很高了,那我们就需要特别注意,不宜再高仓位投资。
“天时”不可求,“质量”更重要
大家回想一下在这次市场波动中,很多人的心态是不是这样的:
市场回调时,苦恼自己出手太早了,应该等到市场跌到底了再买;
市场反弹时,后悔自己卖早了,错过了吃肉的机会,没有让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的确,买卖的时点是决定收益的重要因素。
如果投资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天时”可以理解为“精准择时”。
不过,“天时”真的可以人为选择吗?
假设单次择时的胜率为90%(这个比例可以说很高了),不难发现,随着我们做决策的次数变多,胜率在不断降低。因此,与其花费大量精力时间去研究如何择时,提高胜率,不如回归本源,将投资的目光放到基金产品本身。
20余年的公募基金历史告诉我们,决定我们投资收益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基金的好与坏至关重要。
好的基金可以带我们穿越牛熊,让我们即使在市场高位买入,在经过耐心等候之后,也能迎来盈利的曙光。
每次市场波动,都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投资能力的好机会。
这次也不例外。
总结了2点深刻的教训,与各位小伙伴共勉~
控回撤可能比盈利更重要;
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择时上,不如放在如何挑选一只好基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