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双创板块震荡上行,半导体设备、创新药等方向强势发力。指数方面,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1.1%,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上涨0.3%,创业板指数上涨0.2%。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23:02 10
恒生医疗ETF(159506)今日收涨6.27%,为跨境型医药类ETF第一,今年以来涨幅达29.59%。恒生医疗ETF(159506)的指数编制方案会剔除成分股中最近两年研究占比排名后20%的股票,优先选择创新药公司。截至3月27日,在成分股中,从已发布2024年年报的21家上市公司来看,其中9家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10家研发费用占营业总额比例超20%,创新属性突出,帮助投资者精准捕捉港股医药板块投资机会。
每经AI快讯,中基协官微3月27日发布2025年2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23万亿元。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23:02 12
每经记者李蕾每经编辑赵云《每日经济新闻》获悉,3月27日,首批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正式拿到监管批文,即将发行。据证监会官网,首批上报该类指增基金的包括大成基金、博道基金、安信基金、国投瑞银、华商基金、泰康基金、国联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天弘基金等11家基金管理人。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继上证综指、创业板综指之后,科创板也迎来其真正意义上的代表性综合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作为科创板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指数,科创综指从科创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涵盖除ST、*ST证券外的所有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最新样本数量超过565只,市值覆盖度接近97%,旨在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也有望成为投资者布局科技创新前沿、分享中国科创崛起红利、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步伐的核心投资工具。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23:02 5
3月27日,富国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正式获批。据悉,富国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跟踪的是中证800自由现金流指数,该指数成分股覆盖了中证800指数中,现金流充足的50家上市公司,不包含金融和房地产行业,聚焦大中盘,市值千亿元以上的公司权重占比超70%。一般而言,自由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普遍具备较高的盈利质量、较好的分红水平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富国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有望为投资者提供一“基”参与A股“现金奶牛”的投资机会。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23:02 6
每经编辑赵云3月27日,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获批,目前已拿到产品批文,即将发行。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尽揽国产硬核AI科技,科创龙头、新质生产力两手抓,在跟踪上证科创综指的基础上,力争获取超额收益。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简称“科创综指”,代码:000680),是科创板的代表性综合指数,旨在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科创板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独立板块,旨在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其定位聚焦于“硬科技”领域,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的设立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通过注册制试点,降低上市门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渠道。科创综指从科创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涵盖除ST、*ST证券外的所有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最新样本数量超过565只,市值覆盖度接近97%。首批科创综指增强基金——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基金受到关注。它所跟踪的科创综指的编制方案凸显了科创综指核心地位。当前,市场大多主流板块均有对应综指指数,科创综指的诞生,正迎合了逐渐成熟的科创板需求。普通指数基金主要是跟踪指数,力争获取同指数一致的收益。相对于普通指数基金,增强基金在指数下跌的时候,力争少跌一点,在指数上涨的时候,力
截至14:40,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上涨1.2%,相关产品投资价值受关注。Wind数据显示,科创板50ETF(588080)昨日获资金净流入1.2亿元。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今日开幕,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将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深入探讨前沿科技进展和产业发展趋势。此外,本届论坛年会还上线了百余名机器人“智愿者”,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场景中与参会者互动。科技盛会热议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聚焦新质生产力的科创板相关指数受关注。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科创板50ETF(588080)及其联接基金(A/C/Y:011608/011609/022895)的管理费率均为0.15%/年,可助力投资者低成本布局科技创新机遇。
截至13:4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5.3%,成份股中,信达生物涨超16%,三生制药涨超12%。光大证券表示,2024年以来,多项利好政策聚焦创新药领域,涵盖支付、融资、审评、考核等多维度,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商业化及研发,彰显对创新药物的高度重视,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创新药发展预计将加速,持续看好生物医药板块前景。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汇集港股创新药领军企业,新上市的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市场上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可助力投资者便捷布局创新药龙头。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23:02 11
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窗口期的来临,上市公司年度分红方案成为市场焦点。截至2025年3月25日,全A共有26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或股东分红提议,拟派息金额合计超3200亿元,带动A股红利资产关注度升温。(数据来源:wind,上市公司公告)红利ETF(510880)、红利低波ETF(512890)标的指数上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成份股已宣告的拟派息金额合计均为100.44亿元,带动指数股息率近期显著抬升。(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Wind,截至2025年3月26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26日,上证红利指数、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股息率(近12个月)分别为6.62%、6.25%,高于近十年89.3%、88.7%的时间。同时,伴随前期港股红利资产估值修复,A股红利资产相对投资价值随之提升,有望成为中长期资金布局的标的之一。(数据区间:2015年3月26日-2025年3月26日)据交易所数据,红利ETF(510880)、红利低波ETF(512890)2025年3月26日均获资金净流入,彰显资金布局热情,截至2025年3月26日,红利ETF(510880)、红利低波ETF(512890)规模分别达223.73亿元、145.5亿元,是目前A股市场仅有的两只百亿元规模的红利主题ETF产品。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23:02 14
根据wind实时申购数据,今日聚焦自由现金流策略的现金流ETF(159399)再迎2亿份资金申购,自2月27日上市以来,吸金近15亿元,当前规模超29亿元,位居同类第一。自由现金流是扣除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和保持竞争力的必要开支后实际剩余的现金,是企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也是股东分红回报的基础。巴菲特称自由现金流为“股东价值的终极答案”,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业绩方面,指数基日(2013年12月31日)以来到2024年底,现金流指数年化收益超20%,同期中证红利年化收益13.6%,连续9年显著跑赢红利指数。另外,现金流ETF聚焦大中市值,央国企占比高,在市场大跌的2022年,现金流指数逆势涨超5%,抗跌属性明显。值得一提的是,现金流ETF(159399)在分红机制上设置了“月月评估分红”的条款。有望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3月11日,现金流ETF(159399)官宣首次分红,本月分红0.1%。权益登记日为3月13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3月18日。当前临近“四月决断”,市场波动明显放大,做为红利的加强版——自由现金流选股策略有望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的较好选择。另外,第二批自由现金流主题ETF启动发售,增量资金有望入市,抬轿子效应有望再起,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现金流ETF(159399)把握布局机会。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
每经记者叶峰每经编辑肖芮冬跨境ETF午后分化,新经济ETF尾盘放量涨停,成交额突破25亿元,换手率超800%,溢价超9%。投资者需要关注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风险,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较大损失。此外,多只港股创新药相关ETF涨幅超6%。有券商表示,当前创新药行业趋势向好,边际改善不断,2025年医保谈判时间提前,丙类目录年内即将发布,生物类似药集采预计降幅温和,关注近期学术会议,看好头部创新药企。下跌方面,标普500ETF、标普消费ETF则在持续走低,午后跌幅超4%。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23:02 25
3月27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窄幅震荡,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24%,制药、软饮料、汽车等板块涨幅靠前,能源设备、发电设备跌幅居前。消费电子震荡走强,截至13:46,消费电子ETF(159732)上涨0.47%,其成分股江丰电子上涨4.11%,晶方科技上涨3.89%,电连技术上涨3.81%,圣邦股份上涨2.91%,安克创新上涨2.88%。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2.2亿台,同比增长7%,结束了此前两年的下滑趋势;全球PC出货量呈现温和复苏,全年出货量在2.56亿台,同比增长3.8%。中国银河证券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AI终端创新呈现高性能计算、轻量化设计、场景多元化三大特点。未来,AI与终端硬件的深度融合将重塑消费电子生态,进一步拓展人机协作的边界。消费电子ETF(159732)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主要投资于业务涉及消费电子产业的50家A股上市公司,行业主要分布于电子制造、光学光电子等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主流板块。其场外联接基金为,A类:018300;C类:018301。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14:02 77
3月27日午盘,港股在多方利好推动下集体上扬。恒生指数上涨1.05%,报23729.33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34%,报5647.73点;恒生国企指数上涨0.95%,报8736.77点。盘面上,恒生国企ETF(159850)、恒生ETF(159920)现均涨近1%附近,港股消费ETF(513230)涨1.47%。消息面上,腾讯元宝宣布迎来重大升级,同时接入两大模型:深度思考模型“腾讯混元T1”正式版,和DeepSeekV3-0324最新版。阿里巴巴AI“朋友圈”持续扩大,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运营先进的AI数据中心。另外,宝马集团宣布将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型,开发AI引擎。3月26日午间,泡泡玛特正式对外披露2024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这一年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双爆发式增长。具体来看,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达到34.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更是高达185.9%。兴业证券认为,需重视“技术突破”驱动的科技行情,它是这一轮中国资产重估的主线。短期将步入主升浪第一阶段之后的震荡调整期,需要适应“蛇行斗折”,期间的颠簸往往有惊无险,反而是通过短期的波动去消化外部风险以及等待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和修复。主升浪确立后,中间每一次港股行情的波折,都是立足中期逢低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时机。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14:02 51
2025年3月27日,市场早盘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小幅上涨。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化工和半导体两大方向。长期投资新范式自由现金流ETF(159201)震荡调整,盘中成交额超3.5亿元,交投活跃,成交额换手率均位居同类第一。指数成分股中,金牛化工、中通客车等领涨。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3月26日,自由现金流ETF(159201)最新流通规模为24.5亿元,流通份额23.79亿份,再次刷新创上市以来新高。自2月27日上市以来,合计吸金17.03亿元,资金抢筹特征显著。方正证券认为,自由现金流策略秉持“现金为王”理念,强调关注企业产生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具有衡量企业真实盈利能力、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作用。自由现金流策略聚焦的企业,由于具备稳定的经营状况和持续的自由现金流,恰好符合长期资金的投资需求,有望成为长期资金穿越周期波动、实现资产稳健增值的重要手段。自由现金流ETF(159201)是全市场首批自由现金流ETF,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指数长期业绩突出,抗风险能力强,适合底仓配置,满足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分散投资属性的长线配置需求,可作为资产配置长期工具。费率方面,自由现金流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0.05%,均为全市场最低费率档,最大程度让利投资者。
3月27日,大盘低开后下探回升,双创指数领涨。盘面上,连日缩量后先手资金开始活跃,金融科技板块集体反弹。大消费赛道整体向好,消费30ETF(510630)、可选消费ETF(562580)、食品饮料ETF(515170)盘中均涨超1%。提振消费为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政策红利释放叠加市场信心持续回升,经济复苏动能进一步巩固。食饮板块凭借其强顺周期属性迎来价值重估机遇:短期看,板块有望在经济回暖初期率先启动修复行情;中长期看,基本面改善确定性较强,消费升级的长期逻辑依然稳固,看好具备品牌壁垒、渠道深耕能力及供应链韧性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湘财证券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估值弹性较大的调味品、乳制品、啤酒以及白酒板块;二是景气度较高的零食及软饮料板块。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聚焦白酒、饮料乳品、调味发酵品等高壁垒、强韧性板块,前十大成分股囊括“茅五泸汾洋”,帮助投资者一键配置“吃喝板块”核心资产。相较于其成分股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最低投资门槛,食品饮料ETF是小资金参与板块投资的便捷工具。消费30ETF(510630)紧密跟踪上证主要消费行业指数,涵盖白酒、食品、美容护理、生物科技等细分板块,其中乳品含量超16%,居全市场第一。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13:33 20
甬兴证券表示,中长期看好券商在投资端为居民理财的赋能优势。中基协近期披露了2024年下半年各类机构基金销售保有数据,券商竞争优势显著。在非货基金、权益基金的销售保有量前100名机构中,券商渠道的合计份额分别由2024H1的18.1%、24.9%提升至2024H2的20.0%、27.3%,券商在ETF产品上具备场内交易优势,在股票指数基金销售保有上处于明显领先地位,在前100名机构中的份额达到57.7%,较2024H1提升0.7pct。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ETF的联接基金(012363)把握证券板块投资机会。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午后,创新药继续上攻,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涨超4%。消息面上,沙利文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超过1.13万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30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3万亿元。另外,近几日多家创新药企发布2024年业绩。中邮证券对创新药板块2024年业绩进行梳理得出,板块总体业绩呈现高增长趋势。从营收端看,总体呈现明显增长趋势,8家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其中,百利天恒实现了936.3%高增速。从利润端看,2024年数家创新药企实现了扭亏,包括神州细胞、百利天恒、科兴制药等,荣昌生物、百济神州、诺诚健华、康宁杰瑞制药、再鼎医药、君实生物等均实现亏损收窄。当前政策、技术、老龄化等多驱动,创新药企进入商业化密集收获期。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聚焦创新药研发和生产领域。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布局机会。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创新药沪深港ETF的联接基金(014118)把握创新药的投资机会。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13:33 26
截至2025年3月27日13:09,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强势上涨1.16%,成分股芯碁微装上涨15.38%,力合微上涨12.62%,迈威生物上涨11.57%,芯原股份,富创精密等个股跟涨。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1.15%,最新价报0.97元,盘中成交额已达1917.95万元,换手率2.35%。消息面上,SEMICONChina2025开幕,SEMI全球副总裁居龙表示AI正成为半导体产业核心增长引擎,预计2030年全球销售额将突破万亿美元。中国半导体设备投资占比将达31%,上海浦东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近3000亿,加速推进AI芯片、智能汽车等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开放生态新格局。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及其联接基金(A/C:023719;023720)紧密跟踪科创综指,科创综指涵盖了超过560只成分股,其中半导体行业占比约38%,为权重占比最高行业。近5个交易日,资金加仓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超过8500万元。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13:33 35
3月27日,港股在多方利好推动下集体上扬,恒生指数午盘上涨1.0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34%,恒生国企指数上涨0.95%。当前港股整体维持强势,科技及消费板块资金流入明显,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约10亿元。权重股方面,2024年快手以AI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内容与商业生态持续升级,再次交出高质量增长答卷。财报显示,快手全年营收1269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72.5%至177亿元,连续两年实现规模化盈利。线上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收入年同比增长率均超过20%,市场份额持续提高。消息面上,腾讯元宝迎来重大升级,同步接入自主研发的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与开源大模型DeepSeekV3-0324最新版,标志着腾讯在智能生产力工具领域的技术布局进入新阶段。此外,阿里又拿下AI大单,宝马与阿里达成全面AI合作,阿里通义大模型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AI赛道科技互联网龙头优势突出,AI技术的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而相关主要标的集中在港股。随着科技股的财报业绩得到验证,基本面逻辑将持续支撑港股行情。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一键布局港股上市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涵盖快手、美团、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网易、百度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前五大成分股占比超60%,锐度极高,指数AI含量高达97%,Deep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13:33 50
3月26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瑞众人寿近日斥资超3000万港元买入中国神华(01088.HK),持股比例达到5%。根据相关制度,持股比例达到5%,构成举牌,就会对外进行信息披露。这是瑞众人寿年内在港股市场的第二次举牌。此前,瑞众人寿已经举牌中信银行H股。据统计,开年以来,已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阳光人寿、长城人寿等6家保险公司对12家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增持,触发举牌。从举牌标的来看,以银行、能源等基础设施类为代表的资产受到险资追捧,H股上市公司在险资举牌案例中出现频率颇高。为何险资喜欢买这些资产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险资很可能是为了响应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适应会计准则切换下的资产负债管理,从而增加权益资产配置。而银行和能源企业因为行业相对成熟、经营效率高等原因,往往是分红主力军。险资在权益投资方面一大重点方向便是增配并长期持有高股息股票等红利资产。而为何是H股而非A股呢?其一,据招商证券王先爽团队测算,截至2025年2月27日,六大国有银行H股平均动态股息率为5.71%,比A股对应银行的平均动态股息率4.69%高1.02个百分点;其二,保险公司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取得的股息红利可免企业所得税,这一税收优势使得险资在投资港股上市公司标的时,能够将高股息率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业内人士表示,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稳定且高额的股息收入能够为险资提供持续的资金流入,有助于保险资金的长
基金看市 小亚 03月27日 13:33 54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