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最低标准缴纳15年的社保,在退休之后每个月能领取多少养老金呢?
养老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者之间的计算也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
可能这样的计算公式不太直观,用举例来说就比较清晰明白。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没有企业帮助他们找到社保,所以他们就需要独自承担20%的缴纳比例。其中,12%转入基础养老金,8%转入个人养老金。
如果一个灵活就业人员每个月的收入为6000元,在承担20%的缴纳比例之后,这个人每个月所承担养老保险的费用就是720元。在这里排除工资上涨以及利息变动等因素,在十五年中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总额是129600元。
按照个人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的比例来计算,其中有51840元属于个人养老金,77760元属于基础养老金。再根据个人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就可以得出。这个人每个月的个人养老金是372元,基础养老金是720元,也就是说,不能在60岁退休之后,每个月所能领取到的养老金只有1092元。
那么这1092元的养老金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
先从城镇生活来说,2021年,城镇人均月消费支出大概是2526元,而1092元不及人均月消费支出的一半。由此可见,1092元的养老金在城镇生活是完全不够的。
再从农村生活来说,2021年农村人均月支出是1326元,虽然与1090元相差不了多少,但如果一旦有生病的意外情况,这笔钱也十分捉襟见肘。
所以说,选择最低缴费标准缴纳15年的社保来维持养老生活是远远不足的,甚至连基本的生活开销都维持不了。如果想要在退休之后领取到更多的养老金,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缴费年限,选择更高档次的缴费标准才可以。
可能一些人认为,选择最低的缴费标准缴纳15年的社保也需要付出12万,如果提高了档次,就意味着付出的钱更多,可能在退休之后根本拿不回这么多钱,就是十分不值得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12万用于投资或者存起来。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这笔钱用于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对投资市场比较了解的人来说,把这笔钱用来投资那也无可厚非。但是大部分人一对投资都是一头雾水,很难保证就比钱投入进去就能不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