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借鉴硅巷模式,打造创新与风投中心

文 / 芳芳 2015-06-19 18:58:25 来源:亚汇网

  上海风险投资中心去年10月在虹口揭牌,目前正在推进实体化运作,中国风险投资促进会也即将在虹口挂牌成立。“大柏树科技创新中心”去年也已在虹口成立。这两个“中心”的建成,将成为虹口对接科技项目和风险投资的主要综合性服务平台。

  在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并不具有雄厚的科技产业基础的虹口区,是否能寻找到金融与科技的“最大公约数”,从而闯出一条特色之路?虹口区委书记吴清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虹口区的目标是成为风险资本、创业投资的集聚地,进而支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嵌入式集聚,无边界的科技园区

  记者: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虹口区的定位是什么?

  吴清:我们对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模式进行了学习比较,结合虹口区的优势特色,主要将借鉴纽约“硅巷”式的发展模式。“硅巷”,也就是都市型创新模式,依托纽约完备的商业环境,嵌入式集聚发展轻资产高科技企业。虹口区将充分整合城区综合服务资源和科技产业发展资源,最大程度调动和释放区域的创新动力,聚焦人才项目引进、科技金融对接、互联网+产业,以产业园区作为创新核心点,以完善的城区综合服务作为创新支撑面,打造都市+园区混合型的科技创新特色区。

  记者:能否阐述一下“硅巷”模式?

  吴清:中心城区空间有限,但可以通过一些老厂房改造,现有写字楼、棚户区改造释放出来的空间,嵌入式地在大街小巷容纳创新创业者,打造无边界的科技园区。比如上海音乐谷,这是一个三条小河交汇的地方,老厂房、石库门建筑、河流交相辉映,在上海的中心城区独一无二,这样的地方虹口区还有一些。利用市场化的力量,引入有经验的园区管理者,入驻新兴互联网企业,让这些产业聚集地与居民区融合发展,就是“硅巷”模式的具体体现。即形成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人创意的区域。

  记者:具体而言,您认为虹口区有哪些优势?

  吴清:虹口区具有一定的金融资本优势、人才优势、文化及综合配套优势、载体挖潜和国际交流优势。其中,以投资管理为特色的金融产业发展集聚活跃、规模日盛、业态齐全。近期内虹口区政府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材料研究所、中科院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一批创新项目陆续在虹口落地并开始运行。

  随着旧区改造加快推进,虹口区南部中部地区将陆续有一大批成体量、高品质且配套完善的楼宇载体推出,其中约300万平方米可用作现代服务业发展和都市型创新创业空间。北部地区还有一些工业厂房和工业用地,通过功能置换,可形成一批100万平方米的科技产业园区或是科创企业的办公场所。目前在上海中心城区,还能拿出百万平方米量级的载体已是很难得的。此外,虹口区还与美国、以色列、韩国、日本有许多历史渊源,特别是与以色列在创新方面有深入交流,已与以色列海法市高科技企业中心签订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前也在争取中外合办创新型研发机构落户虹口。

  风投聚集,“金融极客”创业创新

  记者:近几年,虹口区金融产业发展很快,至今年4月底,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052家,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金融资本将怎样助力科技创新?

  吴清:在科创中心建设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就是风险资本。目前,我们在已建立的“虹口区产业引导基金”的基础上再专门设立“虹口科技创新基金”,准备改变传统的扶持办法,而委托市场专业机构管理,投资用于鼓励和扶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助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同时筹划以“上海风险投资中心”为载体,通过与“中国风险投资促进会”的有效对接,吸引国内外有实力风投机构加盟,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风投资金和科技项目对接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从而支撑在虹口、在上海的创新创业。此外,大柏树天使投资俱乐部也将于近期成立,为天使基金与科技创新企业的沟通交流提供新渠道。

  另一方面,希望虹口区也能成为“金融极客”的创业创新地。我区目前成为地级市区中第一个与新三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区域,也探索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和相关创业人才创业失利的司法等救济机制。新三板推出以来,我区有十多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目前虹口区已集聚了一些从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下海创业”的金融精英。

  记者:上海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虹口区将会有哪些配套政策措施?

  吴清:虹口区级层面将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正在研究制定集聚人才和团队的政策措施,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集聚,强化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

  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汇聚“财”“才”二气,即在金融和人才等领域寻求新突破。这些年,我们在发展金融服务业方面奠定了一定基础,下一步,在积极吸引风险资本集聚的同时,政府将以引导基金的形式,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投资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产业投资等。我们也正在打造虹口“宏才工程”,在制定实施《虹口区进一步加快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加大人才住房补贴、高技能人才奖励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我们也将在大柏树地区打造“一门式”公共人才服务平台,加强公共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人才服务向社区和重点功能区延伸。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虹口区今年将重点打造的“一中心六平台”科技创新体系?

  吴清:“一中心”即大柏树科技创新中心,“六平台”即科技人才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载体支撑平台。这服务平台的载体形式是“创新服务驿站”,通过建立和完善针对科技企业服务的“单一窗口”,为区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技术创新服务、科技人才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创业指导服务等专业服务,以及企业管理咨询、法律、财务税务、审计、人才和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