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空大鳄”再现身?
近日,有媒体报道“空头大鳄”乔治·索罗斯悄悄现身香港的办公室,被解读为海外基金对沪深港市场虎视眈眈。然而这一消息很快被证伪。且不说“做空”并不需要亲赴香港做出决定,而且索罗斯早已退居幕后。四年前,他执掌的量子基金已转变为家族基金,为他近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的生涯画上句点。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做空”和“做多”机制一样,是一种正常的金融操作手法。股票市场,“做多”已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所熟悉的操作,即花钱买入股票,等待股票上涨,再以更高的价格卖出股票从而获取差价收益;而“做空”则是先借入股票以现价卖出,获得一笔收入,等待股票价格下跌后以较低的价格买入股票归还给出借股票的人,这其中的差价也就成了做空者的收益。
媒体和公众之所以对索罗斯高度关注,正是因为这位华尔街的“资本大鳄”在多个国际外汇市场充分利用“做空”机制,成功狙击英镑、泰铢,身家富可敌国。当然,更广为人知的是他闪袭港币,遭遇惨败。期货和外汇市场本身就给予了投资者“做空”工具。因为期货的价格围绕其预期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而外汇的价格本身就是相对价格(一种货币相对另外一种货币的价格),其涨跌并没有固定的长期趋势。
做空者不缺少信仰,索罗斯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曾说:“金融市场不属于道德范畴,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对于亚洲金融风暴,即使不炒作,它照样会发生。纵观很多国家资本市场及经济的崩盘,而后一蹶不振,恰恰是因为做空者没有参与的机会,导致做多者的信心和价值观被完全颠覆所致。”
索罗斯身后的人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让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一蹶不振,失去了全球规模最大对冲基金的宝座。而2011年,美国证监会基金监管规定做出重大调整,索罗斯决定终止为外部投资者提供理财服务,量子基金就此转变为家族基金。索罗斯本人近40年的对冲基金经理人生涯也宣告结束。
虽然索罗斯宣告退居幕后,但他的“做空”大业依然在继续。2012年,跟随了他20多年的得意门生斯科特·贝森特正式接掌索罗斯基金,出任首席投资官。贝森特与索罗斯的渊源其实由来已久。耶鲁大学毕业后,贝森特先是在一个沙特阿拉伯家族投资公司做证券分析师和期权交易员,接下来为索罗斯以前的搭档罗杰斯工作,1991年加入索罗斯基金。他在伦敦办事处干了八年,并曾参与策划了索罗斯著名的狙击英镑战役。直到2000年,贝森特自己创业。不过创业成绩并不理想,2005年他创办的公司返还了投资者资金。后来,他又回到了索罗斯身边。熟悉贝森特的人说,他重拳出击的风格神似索罗斯:不会频繁交易,而是等待机会成熟时下大注。
这一次,日元成为了狙击的目标。过去的十年间,日本政府大力推销国债,日本财政收入对于举债的依赖已经使得日本国债如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几乎达到收不抵支的情况。所以他认为贬值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2012年10月,贝森特前往日本调研,在得知“渴望”日元进一步量化宽松的安倍晋三当选首相几率最大,他感觉时机已经来临。当然,在金融监管较为严格的日本,国际资本的操作也更为隐蔽,而贝森特的做法是一边放大杠杆做空日元头寸,同时买入日本股票——货币贬值也会带来股市的短暂繁荣,这几乎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最终,贝森特一战成名。
报告也能搅“浑水”
股市中,有一些机构依靠发布做空报告,成为上市公司的狙击者。最为中国投资者们所熟悉的,是在华尔街专门狙击中概股的“浑水”和“香橼”两大做空机构。
在做空市场上,名声最盛的“浑水”公司成立于2010年,创始人是一名叫卡尔森·布洛克的美国人。卡尔森主攻金融辅修中文,2005年在上海就职于一家美国律所;2008年创办了一家仓储物流公司;2010年创办浑水,主要做空在国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受到狙击的有东方纸业、绿诺国际、中国高速频道、多元环球水务、嘉汉林业和分众传媒,其中绿诺国际和中国高速频道已退市,多元环球水务被纽交所摘牌。浑水及相关利益公司亦因此获益匪浅。而“香橼研究”是一家由犹太人安德鲁·莱福特创办的小公司,这家创立15年的小型机构,已发布了150多份做空报告,在6年里先后狙击了20家中国概念股公司,其中15家股价跌幅超过66%,7家已经退市。美国法律如何看待这些做空机构呢?依据美国相关法律规定,做空机构公司的工作人员属证券分析师,调查报告属研究报告。并且,美国法律认为,首先,在证券市场上,一些上市公司股价已经与公司的实际价值不相符合,而做空机制正好给予说真话的人以盈利的可能性,做空调查机构可以从股价下跌中获得收益,从而刺激其发现真相。证券研究报告一般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赋予的言论自由的保护,并不因为导致股价下降而承担责任。其次,法律要求必须确保研究报告的客观性。
预言家还是蛀虫?
根据成功做空安然公司并被称为“最伟大的做空者”的詹姆斯·查诺斯所言,起一个神秘而极富寓意的名字,可以为新成立的做空机构开个好头。“浑水”直接取用中国成语“浑水摸鱼”的隐喻,而“香橼”来自法语柠檬,在英语中正是“有缺陷”之意。两家公司,都令人过目不忘。
2011年新成立的做空机构“格劳克斯”,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具有预知能力的海神,他经常浮出水面,拯救陷入困境的水手和渔民。2013年,“格劳克斯”指控中金再生虚报财务资料,香港证监会要求中金再生强制清盘,称其连续6年财务造假。另外,西部水泥和首钢资源都遭到过格劳克斯的“狙击”。该公司的创始人马修·维切特如此认识自己的工作:“我建立格劳克斯,就是要帮助市场投资者们在奸诈的金融海水里,找到无限的投资机会。我们同情因中金再生亏损的人,但证监会的行动能防止更多投资者掉进这个烂公司的陷阱。”
人们记住的大多是这些“做空者”所劫掠财富的数额之巨,却少有人反思他们为何能屡战屡胜。饱受争议的索罗斯曾留下引人深思的警句:“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想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其实,这句话和股神巴菲特那句“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何其相似。
操作揭秘
猎杀上市公司“浑水”这样摸鱼
(以嘉汉林业公司为例)
1选择被猎杀公司
嘉汉林业号称是北半球最大的私人林业公司,其大股东是全球第三大对冲基金保尔森基金。
选择这家公司作为猎杀对象,起因于“从一些投资者口中得知嘉汉林业可能有问题”,浑水公司决定立项调查。
2调查核实问题
浑水公司投入的调查队伍有10个,涉及会计、法律、财务和制造业背景的专业人士,历时两个月,审查上万页的各类文件,还包括走访工厂、勘查经营环境、调查交易关联方等实地考察,甚至包括以客户名义套取相关的信息。
3设立空头仓位
浑水公司通过嘉汉林业股份的下跌来获得收益,必然要设立空头仓位。浑水公司选择设立空头仓位的时间应是在其确定嘉汉林业存在重大问题,或者确信自己的调查报告能击倒嘉汉林业公司的时候。
4公布调查报告
2011年6月2日,浑水公司发布了嘉汉林业的调查报告,指责嘉汉林业公司为“庞氏骗局”的操纵者,其通过夸大资产、伪造销售交易,诈骗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给予嘉汉林业“强烈卖出”的评级,每股估值低于1美元。
5平仓套利
调查报告公布后,嘉汉林业的股价当日下跌64%,此后接连下挫,其大股东保尔森基金宣布抛空所持嘉汉林业股份。6月21日,嘉汉林业股价跌至1.44加元,逼近浑水公司给出的目标价,92%的市值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