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巴菲特和谷歌能否振兴美国的大集团模式?

文 / 芳芳 2015-08-13 09:51:03 来源:亚汇网

  今年4月,在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出售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GE Capital)并退出金融服务领域时,这在有些人看来不啻于是对美国大型企业集团走向加速消亡的一次落井下石。美国企业集团时代的终结已经被预告了多年,以2011年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的分拆为标志,这是一家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终极行业帝国。

  但这周的开始,美国最杰出的一些亿万富豪向世人宣告,美国企业集团的理念并没有完全随风逝去。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宣布,以370亿美元收购航空航天设备供应商精密机件公司(Precision Castparts),此举进一步扩张了一个业务广泛的帝国,其经营领域从铁路一直到内衣。

  在巴菲特宣布这宗大手笔新交易后的几个小时,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将他们的公司更名为Alphabet,全面改组公司架构,组成一个新的企业集团,谷歌将作为该企业集团下的一个子公司运营互联网业务,与专注于从无人驾驶汽车一直到药品研发在内的其它领域的业务部门分离开来。

  巴菲特和谷歌的这几位创始人能在美国重新振兴企业集团的理念,在一家公司旗下运营多个独立的公司吗?看起来希望渺茫。

  在之前的企业集团时代诞生的公司,被过多的官僚作风、相关的成本以及让股东们忍无可忍而退出或奋起反抗的会计乱象压得透不过气。如今,手握大把钞票的积极参与型对冲基金经理,很快就会向那些看起来不专注或雍肿不堪的公司发起围剿。这类出击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接受,往往以公司的解体而告终。

  有些大公司甚至在股东没怎么发难的情况下就对自身进行分拆。没人真的告诉过史蒂芬·雷尔斯(Steven Rales)和米切尔·雷尔斯(Mitchell Rales)要做什么。这对亿万富豪兄弟将从事水过滤、牙齿成像和医疗检测设备等不同业务的各类公司拼凑在一起,创立了丹纳赫集团(Danaher)。但雷尔斯兄弟在今年5月分解了他们的帝国,将丹纳赫集团分拆成一家科学和技术公司以及一家独立的工业公司。雷尔斯兄弟还在丹纳赫集团之外建立了一家独立运营的大型工业制造公司科尔法泵业(Colfax),已经上市。

  然而,促成谷歌和伯克希尔·哈撒韦采取最近这些行动的因素中,有一些也存在于其他美国公司,尤其是资产负债表上坐拥大量现金的公司。谷歌的创始人已经用了一段时间建立他们的企业集团,周一的声明只是对这些公司如何管理及汇报财务数据进行调整。巴菲特一直就是资本配置大师。任何想要建立新的企业集团的人士都需要学习这种综合艺术。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