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分析:中国元素对铜价走势的影响

文 / 水水 2014-07-29 09:44:58 来源:亚汇网

  中国是铜的最大消费国,经济的起落,往往伴随着铜需求的增减,以及铜价的涨跌。本文主要通过对近几年发生在中国的经济事件对铜价的走势影响进行分析。

  一、微刺激政策效果渐显助推铜价进一步走高

  中国经济的在一季度大幅回落之后,政府采取了多项微刺激政策,包括货币定向宽松,增加项目投资等。目前看,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

  从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连续4个月回升,并创下年内高点。民间调查机构汇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6月PMI指数终值为50.7,这是该数据今年首次回到50上方,进入扩张区间。市场普遍预计,中国二季度GDP增速将从一季度的7.4%升至7.5%。

18.png
  从图中看到,中国GDP增长率和铜价走势有很高的相关性。在经济表现较好的情况下,对铜的需求量也会攀升,铜价往往会走出上升趋势。尽管一季度中国需求疲弱,但从二季度开始,铜的进口量已有所回升。

  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铜进口252万吨,同比增长25.9%。今年二季度,在中国经济企稳的同时,铜价也出现了反弹的走势。

  二、铜融资事件引波澜,现货铜波动加剧

  今年6月初,青岛港发生铜融资骗贷事件,一些贸易商利用同铜产品仓单重复质押融资,骗取银行贷款。据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当地有近20家银行卷入铜等有色金属融资业务,这些金融机构涉及有色金属贸易的融资额在150亿元左右。

  事件发生后,外资银行纷纷削减对中国商品融资交易的窗口,中资银行开始收紧对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的贷款。相关企业,则面临融资规模缩小和业务中断的困境。银行信贷的收紧引发了连锁反应,部分企业因无法对铜融资进行展期而不得不将用于融资的库存解除锁定,并在市场上抛售库存以获取现金。

  青岛铜融资事件的结果,一方面导致现货市场供给增加,进口铜减少。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铜进口35万吨,同比下跌7.9%。另一方面引发库存转移,助推LME库存的增长。据咨询机构CRU数据显示,青岛保税区库存已从5月份的5万吨水平下滑至6月的3万吨,上海保税区库存从之前的80万吨下滑至6月的60万吨水平,而LME库存开始增长。

  在现货市场上,由于抛盘沉重,铜价出现大幅下跌走势,半月的时间跌幅已超过5%。

19.png
  三、农网改造引发铜需求,现货铜大幅上涨

  在中国的铜消费结构中,电力电网建设占铜消费的比例较大,约占到总需求的15%。我国在1998、2002和2010年进行了三次电网改造,均不同程度引发了铜价的上涨。

  最近一次是在2010年。当时,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推进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户户通"工程、建设新农村的发展规划,从2010年到2012年,启动第三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三年预计总投资2000多亿元,按照当时的消费需求,将带动精炼铜消耗大约175万吨。

  电网改造对铜需求是极大的提振。当时的铜价已经处于高位,但这一消息出台,对于铜来说,犹如注入了一支强心剂,铜价一路走高,并创出了历史高点10900美元/吨。

20.png
  总结

  供求决定价格,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我国作为最大的铜消费国,一举一动势必影响铜的供需状况,对现货市场价格产生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元素在铜价走势中,预计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投资铜市,关注中国经济,将有先人一步的机会。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