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 5000 公里,全球首例 AI + 智能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无创手术在上海-新疆喀什两地间完成
文 / 小亚
2025-03-11 13:02:24
来源:亚汇网
陶磊教授团队操控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经口手术机器人系统,跨越5000公里,同时50分钟,为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什二院”)一位来自喀什伽师县的52岁患者精准实施喉部声门区肿瘤切除术,成功完成全球首例AI+智能机器人远程头颈外科无创手术。▲图源:喀什二院陶磊表示,手术出血量不足1毫升。“手术整个流程很顺畅,作为主刀医生,通过与手术机器人的人机协同,感觉就像在当地做手术,没有距离感和延迟感。”刚刚完成手术的陶磊,第一时间分享了远程手术的操作体验,“手术的难点在于既要切得准,同时又要灵敏精确地避开器官关键结构,机器人高质量完成了实战考验。”此次超远程手术,成功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实施亚毫米级器械控制,突破空间与网络限制,创造了人工智能与外科医学深度融合的全新探索。博恩思表示,历经8年研发,拥有1760枚零部件、3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都造”AI+手术机器人,填补了全球手术机器人无法实现喉部声门区手术的空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人中心科学家李耀表示,博恩思手术机器人去年10月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声门区肿瘤切除术,“四个月后,我们将手术室的另一端,延伸到5000公里外的喀什,医生在上海、病人在喀什,成功突破声门区超远距手术的行业空白。”李耀称,这款机器人上下游涉及165家企业、1760个零部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造。通过具身智能算法,实施亚毫米级器械控制,博恩思AI+手术机器人突破了空间与网络所限,实时完成跟踪定位、三维重建、力反馈操作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人工智能与外科医学的深入融合。喀什二院表示,为确保这例远程手术成功实施,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派出了机器人微创外科专病中心主任徐成志、麻醉师李卫星以及专科护理专家魏耀、陈佳翀组团奔赴喀什进行手术指导。中国电信喀什公司为手术专门铺设了宽带专线,并派出工程师多次进行信号对接测试,为两地医院打造了超高速、低时延、高可靠性的通信环境,确保手术指令与高清影像的实时传输,误差控制在毫秒级,为机器人精准操作提供了关键保障。人工智能经口手术机器人技术团队也提前将机器人手术臂从成都运至喀什,并完成组装和调试。陶磊表示,人工智能经口手术机器人不仅能够通过多模态数字孪生技术(亚汇网注:主要是视频、语音及力反馈)实时跟踪定位、三维重建,还能通过力反馈操作实现精准控制。据称,运用AI大模型技术,博恩思AI+手术机器人突破了低带宽环境下的延迟控制瓶颈,实现了通过多模态数字孪生技术普通网络,即可支持完成远程精细手术,“也就是说,即使没有5G高带宽、低延时的支撑,也能实现超远程的精准手术。”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亚汇网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更多行情分析及广告投放合作加微信: hollowandy
请用微信扫一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亚汇网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本站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自由投稿人或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或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