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回顾
A股上一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42%,深成指跌0.77%,创业板指跌0.71%,北证50指数跌1.76%。全市场成交额18539亿元,较上日放量1421亿元。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下跌。板块题材上,影视传媒、白酒、猪肉、游戏、文生视频、算力概念股涨幅居前;机器人、半导体、消费电子、物联网、商业航天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盘前重要公司新闻
1、桥水四季度减持科技6巨头建仓特斯拉
桥水基金更新的四季度13F持仓文件显示,其四季度末总持仓规模为218亿美元,较三季度增长41亿美元。减持方面,其四季度卖出125万股英伟达、75万股谷歌A,同时减持了Meta、微软、苹果和亚马逊,其中对苹果减仓幅度最大,达到40%或41万股;增持方面,桥水大笔买入标普500ETF-SPDR近740万股,增幅达到883%,同时还增持了AMD、PayPal、eBay、Robinhoodl和高通等。值得一提的是,桥水还以15万股建仓了特斯拉。
2、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筹备组建一家新央企 名称为国家数据集团
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筹备组建一家新央企,这家企业的名称为国家数据集团。一名接近上述新央企筹备的人士表示,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旨在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全国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与深度应用。
3、地方化债“加速跑”,今年置换债已发行超4800亿元
近期,地方政府置换债发行节奏显著加快,截至2月12日,今年置换债新发行总规模已达4848亿元。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告诉记者,置换债的作用在于推动隐债显性化,有助于缓解地方隐债偿还压力,助力地方实现隐债清零。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债发行利率不断下降,推动隐债显性化也有助于大幅降低地方债务融资成本,缓解付息压力。规模上看,2024年-2028年,用于置换隐债的再融资专项债和特殊新增专项债两项合计达到10万亿元,而2023年底全国隐债余额是14.3万亿元。“这意味着,在不考虑特殊再融资债的情况下,置换债规模就可以覆盖隐债余额的70%。”冯琳对记者分析道。
4、专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助力宏观思路转型
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专家表示,报告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动态优化,向投资与消费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转变。随着居民收入提高、财政政策扩大消费补贴支持、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将更好释放消费潜能。同时,合理适度优化产能也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企业效益合理增长的重要举措,长远看有利于实现宏观供求平衡,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改善社会预期。
5、央行:将不断完善工具设计 更好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表示,下阶段将不断完善工具设计,更好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1月末,互换便利共开展2次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支持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规模明显增长。截至2024年末,我国上市公司披露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近600亿元;2024年披露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计划金额上限接近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推动保险机构参与互换便利操作,并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提升两项工具使用便利性,更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机构策略分析
东莞证券指出,周四,沪指放量冲高回落,盘面热点偏向防御类板块。整体而言,虽然此前的热点板块陷入调整,但指数依旧展现出较强的承接动能,个股仍属于涨多修正的范畴之中,后续仍可留意主线板块分歧整理过程中的低吸机会。海外方面,美国通胀风险再起,“全球资产定价之锚”重返4.5%上方。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投资者期待的春季躁动行情可能已经展开,但市场仍处于去年10月份以来构建的宽幅震荡区间中,市场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推出和上市公司经营数据好转的支持,才能走出有效的突破。当前市场即将进入两会政策预热期,两会期间预计将迎来政策密集落地期,为大盘进一步上行打开空间。建议围绕业绩高景气与产业趋势明确的科技、红利资产及低位消费核心资产展开布局。
中原证券指出,经过前期的调整,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回归至较为合理的区域,部分优质公司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保持震荡上行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建议短线关注文化传媒、消费、电池以及游戏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国金证券指出,过去一周市场平稳上行,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抬升,资金对高波动和高换手的接受度提升,使得技术和低波因子出现阶段性承压。另外由于目前DeepSeek的热点板块并未转换成公司业绩利润的贡献,使得过去一周上涨的板块虽为小盘成长,但是一致预期以及成长因子的表现不佳,仅市值因子表现良好,未来一周,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扰动整体未出现超预期情况,预期这样的市场风格仍会延续,建议投资者关注市值因子,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于量价类因子的配置权重。
今日金股推荐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