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银:预计内房全国价格明年初回稳 偏好地区性国营地产商
瑞银发布研报称,该行将绿城中国(03900)、越秀地产(00123)、建发国际投资集团(01908)评级由“中性”调至“买入”,分别将目标价上调至19港元、6.5港元及19港元,认为地产商的分化会更明显,因为只有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靠稳,偏好地区性的国营地产商多于全国性的国营地产商。同时该行亦因为其在上海高级住宅市场的项目,而看好嘉里建设(00683)及太古地产(01972)。瑞银指出,内地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市场回稳之讯号增强,包括在没有政策放宽下首两个月的现楼交易复苏、一线城市的库存月数回落至水平以下、土地拍卖溢价上升,以及二手楼挂牌稳定。该行料全国楼价会在明年初回稳,上调今明两年的一手楼销售预测7%至16%,现楼销售预测7%至10%。
二、高盛:制药业回归基本面 关注产品周期与全球合作
高盛发布研报称,更新了所覆盖的制药公司/分销商的估值预测。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制药界已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但其采用仍处于早期阶段,短期内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高盛预计其在研发/商业投资回报率方面的应用在短期内仍难以实现。将12个月目标价上调幅度最高达13%。
三、中泰国际:外围市场大跌下港股大盘仍能相对企稳 反映市场对中国AI浪潮科技突围的叙事有信心
中泰国际表示,在外围市场大跌背景下,港股大盘仍能相对企稳,说明了市场对于本轮中国AI浪潮科技突围的叙事拥有较强的信心。当前港股估值已迅速修复,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的预测PE分别为10.4倍及11.7倍,处于57.4%及64.4%的七年分位数。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风险溢价分别为5.4%及4.4%,处于0.8%及1.1%的七年分位数。港股估值进一步上修需要基本面和盈利面的配合,还需警惕中美博弈或升温带来风险溢价抬升。该行指,尽管特朗普关税政策等外部扰动仍会持续,但自下而上的中国科技信心重估,叠加自上而下的政策面积极定调,若能够支撑中国资产获得更强劲的盈利预期改善和估值修复,有望一定程度对冲外部扰动。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全面评估预计在4月结束,决策层仍需进一步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强化科技创新与内需韧性两大防线。
四、华泰证券:电价下降风险可控 AIDC或带动供电与供热的需求超预期
华泰证券表示,电价是电力板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2025—2030年的长周期测算,华泰证券认为2026年与“十五五”电价下降风险可控,火电在“十五五”供需底部ROE或可维持6%—9%。煤价700元/吨时火电周期低点的电价,对应水电核电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模型)价值相对目前市值还有可观空间。该行指,冷热电直供的开拓或成为核电与火电重要的开源手段,AIDC或带动供电与供热的需求超预期,甚至带动整个能源领域迎来模式的突破。短期推荐煤价弹性较大的相关公司,建议长期布局优质资产。
五、中信证券:人民币大类资产再配置背景下 上半年银行板块大概率迎来高确定性回报行情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从银行板块量化回测结果可知:低估值策略能带来少量超额收益,还可减少回撤。在基本面因子方面,高 ROE 和高 “拨贷比 - 不良率 - 关注率” 策略表现突出,高盈利改善策略则欠佳。在各类策略里,基于基本面与估值因子的高 ROE/PB 和高 “(拨贷比 - 不良率 - 关注率)× 股息率” 策略,自 2011 年以来累计超额收益达 300%,且收益稳定,凸显 “质优价廉” 对银行股投资的关键意义。从板块投资角度,金融政策趋向稳定息差预期,重点领域化险政策有助于改善银行信用风险,政策环境利于银行稳健经营。上周银行板块走势平稳,预计在人民币大类资产再配置背景下,上半年银行板块大概率会迎来高确定性的回报行情 。
六、交银国际:两会政策指引符合预期,AI持续进化,港股“空中加油”
交银国际表示,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共振,港股过去一周续创新高,领跑全球主要股指:1)技术层面,中国内地AI持续进步,上周阿里发布新AI开源模型+内地创业公司推出通用AI Agent智能体产品Manus,继续强化科技主线叙事;2)两会政策符合预期,并延续了“924”以来的积极定调,产业政策层面强调对消费、科技领域的支持,而后续政策持续兑现有望成为行情上涨的新催化剂。该行指,随着两会的落幕,市场关注重心或将重回宏观基本面,包括两会增量财政政策的分配和落地节奏,以及经济增长情况。同时,港股业绩持续披露中,主要科网股将密集发布业绩,重点关注企业盈利情况以及对未来资本支出/业绩指引。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