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兴趣是最强劲的动力源泉,想要学好数学,一定记得先培养数学兴趣。因为它真的会改变你一生对数学的态度。
为什么要培养数学兴趣?一方面,你越喜欢一个学科,肯定就越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它。自然也就越学越快乐,越学越满足,越学越擅长,这是一种正向反馈,是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有个词叫做长期增益效应,简称LTP。它是大脑的记忆之源,科学表明,刺激了LTP之后,就可以触发深层的记忆,知识就会很快的被储存到长期记忆中,你就能比其他人更快速的掌握这个知识,而当你对某个东西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激发LTP,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说你越喜欢一个科目,你就越擅长,它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那到底该怎么培养数学兴趣?以下三个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第一个就是先努力尝试。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数学,70%的考试内容都是基础题。你只要尝试了就会获得正反馈,而当你获得正反馈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产生兴奋的感觉,从而刺激LTP,也就极有可能的爱上这个学科。那通过这种方法呢,你其实就把自己引入到了一种学习的良性循环中。大家要明白,很多事情在你尝试之前,你是无法体会到它的乐趣的。之所以不喜欢它,可能仅仅是因为你并没有那么了解它。所以大家可以通过一步步尝试,去逐渐引导自己爱上数学。
第二个方法非常重要,你要从被动者变成主动者。去尝试以自己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法,很多同学之所以讨厌数学,就是因为他总在被动的接受信息。老师在讲台上教,他在下面被动的听。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课外补习班,你一直等待着被动的接收,以至于你欠缺主动思考的能力,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就会频繁受挫,也就因此产生了反感经历。在寒暑假里,各位同学可以找你身边的两到三个同学们一起组队,约定好每周一起探讨数学题,两小时一起钻研题目,互相讲给对方听,互相给对方的思路提建议,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的领导者,你要带领着学习去走,而不是学习带着你走。而且当你有不会题目的时候,你发现,还有其他的小伙伴可以支撑着你一起去钻研这道题。你在数学的学习上也会更加有安全感。与此同时呢,你还收获了友谊、快乐和同学的陪伴,也就自然会越来越爱数学了。
第三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数学和故事结合在一起:去了解它有趣的起源。给同学们的建议是,你不妨去读一读那些数学家的故事。比如咱们中小学生在学几何,那就可以去了解一下,几何之父欧几里德的故事。数学的美妙不仅来源于它本身,更是来源于那一个个发现它创造它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