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汇网首页 | 网站导航 | 论坛 注册

中韩签署自贸协定

中韩6月1日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据韩联社最新消息,中韩两国6月1日正式签署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法制晚报》报道称,韩中两国2005年启动有关韩中FTA的民间共同研究,2012年5月正式启动谈判,经过共14轮谈判,双方于2014年11月宣布FTA实质性谈判结束。6月1日双方正式签署协定【详细】

根据协定,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这意味着协定生效后,双方超过90%的产品在过渡期后进入到零关税时代。【详细】

中韩签署“含金量最高”自贸协定 促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历时十年、经过14轮的谈判,中韩自贸协定终于尘埃落定。6月1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中国商务部获悉,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1日在韩国首尔分别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

根据《协定》,在开放水平方面,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生效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商务部消息称,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中韩双方而言,中韩自贸协定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协定,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

据悉,在货物贸易领域,经过最长20年过渡期后,中方零关税产品将达到“税目91%、进口额85%”;韩方由于最惠国税率已经为零的产品多于中方,最终零关税产品将达到“税目92%、进口额91%”。【详细】

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利好两国经济 惠及百姓消费

 中韩两国于6月1日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预计在今年年底前生效,届时,双方超过90%的产品将开始逐步进入到零关税时代。那么,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中韩自贸协定将对中韩两国经济产生哪些作用?又将如何影响百姓生活呢?

自2005年中韩两国启动有关中韩自贸协定的民间共同研究,到2012年5月正式启动谈判,再到2015年6月1日两国签署自贸协定,历时10年,经历了14轮谈判。

据韩联社1日报道,韩国政府预测自贸协定生效后,今后10年韩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0.96%,消费者受惠规模将达146亿美元,还将新增5.3万多个就业岗位。

事实上,中国还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按国别,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此前有研究报告指出,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对韩国经济的贡献则有望达到2%—3%。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未来中韩自贸协定可能不仅对中韩两国经济发展起到互相促进作用,对于亚太地区、全球都有一定影响。

不过,此前有一些声音担心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之后,对于中国一些低端产业会带来冲击。【详细】

中韩正式签自贸协定 哪些韩国产品会降价

6月1日,中国和韩国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韩国总统朴槿惠就此互致贺信。

中韩自贸协定是我国迄今为止对外签署的覆盖议题范围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对中韩双方而言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协定,实现了“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目标。

根据协定,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也就是关税降为零。协定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规则共17个领域,包含了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环境等“21世纪经贸议题”。

同时,双方承诺在协定签署生效后将以负面清单模式继续开展服务贸易谈判,并基于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投资谈判。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韩两国地理相邻、人文相近、经济互补性强。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对象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五大海外投资来源地。

习近平强调,作为东亚和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中韩两国签署自贸协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实现新的飞跃,给两国民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也将为东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详细】

中韩自贸区签订 哪些股票将受益

华泰证券认为,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将使得港口和海运行业首先受益,建议重点关注北方地区重要港口的运营公司和海运公司。

   

【详细】

市场聚焦

外汇新闻

黄金市场

主要货币对

货币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tougao@yahui.hk
版权声明:亚汇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亚汇网专题频道
之夏

网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