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1月地产债月报 | 1月发行成本有所抬升 发行规模出现回落

文 / 小亚 2025-02-12 23:02:24 来源:亚汇网

摘要
受春节前资金面偏紧影响,信用债随着利率债调整,短期及2-3年期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地产债发行利率有所抬升,叠加春节假期等因素共同影响,1月地产债发行规模显著下降。但在到期规模偏低的影响下,当月净融资额为正。其中国企债发行规模降幅较大,民企债发行规模维持低位、仍存在较大净融资缺口。
1月地产债利差呈现“V”字形走势,月末利差与月初基本持平。月内万科舆情事件引发二级市场价格异动,万科股份债券价格波动频次显著增加。
1月仅1家房企发行境外地产债,规模为0.7亿美元,当月净融资缺口扩大至64.3亿美元。
1月无新增境内外债券违约或展期主体。
高频数据显示,1月1-31日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1980套,在上年基数偏低的情况下同比下降17.4%,且剔除春节假期带来的影响后仍有6.0%左右的降幅,楼市出现热度下降迹象。后续楼市能否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出现的积极变化,是影响房企信用风险的核心因素,而在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为推动楼市“止跌回稳”,加大逆周期调节、引导名义房贷利率进一步下降仍是关键所在,后续楼市走向仍有赖政策的持续支持。
报告正文如下
受春节前资金面偏紧影响,信用债随着利率债调整,短期及2-3年期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地产债发行利率有所抬升,叠加春节假期等因素共同影响,1月地产债发行规模显著下降。但在到期规模偏低的影响下,当月净融资额为正。其中国企债发行规模降幅较大,民企债发行规模维持低位、仍存在较大净融资缺口。
1月地产债发行规模有所下降,但受到期规模偏低影响,当月净融资额为正。1月共计22家房企发行地产债35只,合计发行规模为315.2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33.2%和7.1%,主要受春节假期、发行利率抬升等因素影响;净融资方面,1月地产债到期规模为278.8亿元,同比下降36.2%,受到期规模偏低影响,当月净融资额为36.4亿元。
国企债发行规模降幅较大,民企债仍存在较大净融资缺口。1月国企地产债发行规模为276.2亿元,同比下降39.6%;当月到期量同比大幅下降53.4%,净融资额为119.0亿元。民企债方面,当月新希望五新实业、绿城集团、美的置业和滨江集团等4家民营房企发行4只地产债,合计规模为39.0亿元;当月民企债到期规模为121.6亿元,净融资缺口为82.6亿元。
受信用债收益率上行、万科舆情事件等影响,1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大幅上行46bp。1月,地产债主力品种为3年期AAA级地产债,共计发行11只,加权平均利率为2.71%,较前值大幅上行46bp。我们认为,受春节前资金面偏紧影响,信用债随着利率债调整,短期及2-3年期债券收益率普遍上行,叠加万科舆情事件发酵冲击,个别债券发行利率大幅提高,共同推动1月地产债发行利率均值大幅抬升。
1月地产债利差呈现“V”字形走势,月末利差与月初基本持平。月内万科舆情事件引发二级市场价格异动,万科股份债券价格波动频次显著增加。
1月地产债利差呈现“V”字形走势,月末利差与月初基本持平。具体看,月初行业利差为110.38bp,上半月利差呈现震荡下行趋势,最低值出现在1月13日,为99.50bp,下半月利差重回上行区间,月末收至110.10bp,与月初基本持平。其中,国企利差与行业利差走势趋同,先由月初的80.38bp下行至69.04bp,而后震荡上行至78.38bp,月末较月初下行约2.00bp;民企利差整体表现较为平稳,月初利差为3289.11bp,仅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受个别房企影响出现较大幅度利差波动,较月初上行143.98bp。
1月,地产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当月地产债成交只数和成交额分别为697只和833.26亿元,债券成交数量和成交总额环比分别下降19.4%和41.2%。
1月,债券单日价格偏离幅度超10%的频次为155次,较上月增加51次,涉及9家房企、40只债券。具体看,单日价格跌幅超过10%的频次为53次,上月为45次;跌幅超过30%的频次为13次,涉及5家主体,分别为碧桂园地产、阳光城集团、深圳龙光、万科股份和融创集团;月内单日价格涨幅超10%的频次102次,涨幅超30%的频次为27次,涉及6家房企,分别为碧桂园地产、金科地产、上海宝龙实业、深圳龙光、万科股份和融创集团。1月地产债价格异动频次显著增加主要受万科舆情事件发酵影响,155次债券价格异动中有123次来源于万科股份发行的债券。
1月仅1家房企发行境外地产债,规模为0.7亿美元,当月净融资缺口扩大至64.3亿美元。
1月太古股份发行境外地产债1只,发行规模为0.7亿美元;当月境外地产债到期规模为65亿美元,环比、同比分别增长312.6%和11.7%,带动净融资缺口扩大至64.3亿美元。
1月无新增境内外债券违约或展期主体。
1月新增2只境内债违约债券、7只展期债券,涉及债券规模分别为19.3亿元和67.6亿元;新增境外违约债券2只,违约日债券余额为4.5亿美元。上述违约及展期债券均为前期已出险房企,当月无新增信用风险主体。
高频数据显示,1月1-31日30大中城市日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1980套,在上年基数偏低的情况下同比下降17.4%,且剔除春节假期带来的影响后仍有6.0%左右的降幅,楼市出现热度下降迹象。后续楼市能否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出现的积极变化,是影响房企信用风险的核心因素,而在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为推动楼市“止跌回稳”,加大逆周期调节、引导名义房贷利率进一步下降仍是关键所在,后续楼市走向仍有赖政策的持续支持。
注:
[1]平均融资利率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权重为发行量,计算范围包括超短期融资资券、一般短期融资券、一般中期票据、一般公司债、一般企业债和定向工具几类券种中主体级别在AA级及以上,期限为1、2、3、5年期的债券,单位为%。
[2]图表中文字部分为当月债券价格跌幅超30%的主体名单。
[3]本图表展示了房企境内外债券违约情况,其中“境内外合并口径新增信用风险主体数量”统计规则为:1.同一主体多次发生境内外债券展期、违约,计为新增1家;2.对同一母公司的违约、展期主体合并统计,例如福建阳光和阳光城计为同一主体;本图表中“境内债”“境外债”列所示统计结果是对境内外债券违约及展期情况的分别统计,统计规则为:1.在统计境内债违约主体数量时,对于已发生境外债违约或展期的主体仍认定为新增境内债违约(或展期)主体。对境外债的统计同理;2.同一主体先展期后违约属于信用风险的进一步暴露,分别计入新增展期和新增违约;同一主体先违约后展期只记为新增违约。另,本图表中标红处为最后一列的明细项。
本文作者|研究发展部唐晓琳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