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印关系不断紧张的敏感时刻,印度拉近与台湾距离,台湾与印度于10月22日签署4项贸易合作备忘录(MOU),而双方的贸易谈判仍在进行。
10月22日,台湾和印度企业签署了四份谅解备忘录,旨在进一步开展产业合作,涵盖从绿色技术到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台湾-印度产业合作峰会在线上举行,双方代表表示,将在疫情和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加强合作。贸易战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重组。
官员们表示,这两个问题为台湾和印度的合作创造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因为在看到许多企业从中国迁往印度、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墨西哥边境地区后,印度迫切希望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亚太产业合作推动委员会(CAPIC)印度分组副召集人苏亮表示,印度积极推动印度制造、数位印度、智慧城市,期望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并将电子制造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希望吸引更多外国投资,期待台湾、印度电子产业共同合作,促进更多业者前往印度布局,建构完善电子生态链。
台湾经济部门负责人陈正祺表示,双方可以在电子行业开展合作,这是台湾最强大的领域之一。
陈正祺说,印度是世界大国,台湾是世界电子产业强国,两国合作能创造亮丽成绩,希望印度掌握供应链重组契机,提供台湾企业最大协助,行政上给予最大方便。
陈正祺表示,台湾“南下新政策”推动双方关系取得良好进展。2016年以来,台湾企业在印度发起了108个投资项目,总价值超过8亿美元。
台湾的“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自竞选以来提出并大力宣导、积极推进的手段,目的是寻求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以及南亚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合作备忘录中分别有电子制造和绿色科技两大部分,台湾鑫创科技与印度Srikaryaa公司将共同研发无线与抗噪耳机的产品解决方案与关键技术,岱晖股份有限公司将协助印度Smile Electronics公司在印度厂区建立生产线。
在绿色科技方面,新浦乐生化科技与印度SB Packaging Pvt. Ltd共同研究绿色塑胶。研华科技、达明机器人则与印度国营组织NITCON Limited合作筹组“绿色策略科技共创永续未来G-START产业链共创生态系”。
随着印度政府内部支持声浪逐渐增加,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正考虑与台湾展开贸易协定谈判。他在10月初批准了富士康、纬创资通与和硕的投资项目,计划在5年内吸引超过1430亿美元用于智能手机生产。
针对外媒报导,印度有意与台湾展开经贸谈判,苏亮会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近期贸易协定谈判一直在进行,如台湾与印度已签订保护优良投资者的协定,双边合作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化。
苏亮说,现在台湾印度谈的主要是生产制造方面,台湾还有很多软实力,如智慧城市等建设,还没有完全跟印度有进一步合作,未来会持续做这些谈判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