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纽盘,美元兑日元交投于143.325,涨幅为0.50%。
日元基本面分析
日本东京地区4月核心通胀率飙升至两年新高,食品价格与政策补贴退坡的双重压力,令日本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路径再添变数。在美国加征关税冲击全球需求、国内通胀黏性超预期的背景下,日本央行正面临“保增长”与“抗通胀”的艰难平衡。4月30日的政策会议前夕,市场屏息关注这场“走钢丝”式决策的最终走向。
一、通胀数据飙升与结构性压力
最新数据显示,4月东京地区核心CPI(剔除新鲜食品)同比上涨3.4%,远超市场预期的3.2%,创2023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这一关键指标被视为全国通胀趋势的风向标,其背后推手直指新财年食品价格集中上调及政府电费补贴削减。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央行重点关注的核心通胀指标(剔除新鲜食品和燃料)同比攀升3.1%,连续两月突破2%政策目标,显示物价上涨动力已向更广泛领域扩散。农林中金总研首席研究员南武志警告:“核心通胀至少在未来数月维持高位,央行政策转向压力持续累积。”
二、美国关税冲击与全球风险共振
日本央行政策制定的最大干扰来自外部——美国加征关税正引发连锁反应。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明确表示,关税将通过抑制贸易、打击企业信心、加剧市场波动三重渠道冲击日本经济,且“多数G20国家政策制定者对此深感忧虑”。消息人士透露,日本央行将在下周政策会议中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并强调“美国关税削弱全球需求”的风险。这一背景下,日本政府紧急推出电费补贴等救市措施,瑞穗证券测算此举或压制核心CPI约0.4个百分点,但难以抵消关税带来的长期拖累。
三、央行政策路径的“走钢丝”困境
尽管植田和男重申“若基础通胀向2%目标靠拢,将继续加息”,但实际操作如履薄冰。一方面,国内通胀黏性要求加快紧缩步伐;另一方面,美联储推迟降息、美日利差扩大及关税冲击,迫使日本央行谨慎评估加息对脆弱经济的冲击。汇丰银行指出,日本央行或被迫采取“慢加息”策略,政策利率在2026年底前恐难达1.0%。市场普遍预期,4月会议将维持利率0.5%不变,但政策声明可能释放“相机抉择”信号,为夏季加息埋下伏笔。
四、政府与市场的“补贴博弈”
面对通胀与关税的双重夹击,日本政府紧急重启电费补贴,试图缓解民众生活成本压力。然而,这类临时性措施可能扭曲价格信号,延缓结构性改革进程。与此同时,企业端已显露疲态——出口导向的德国经济停滞预警、印度商业信心受关税重创等案例,均为日本敲响警钟。分析人士指出,若全球贸易摩擦升级,日本央行的政策独立性将进一步受限,被迫在“抗通胀”与“稳汇率”间反复权衡。
美元/日元技术走势分析
美元兑日元在最后一个交易日走高,受到积极的技术因素的支持,最初,美元兑日元在EMA50上方持续稳定,此外,在美元兑日元成功摆脱超买状态后,RSI上出现积极信号。
这种看涨的举动是在短期内从较小的熊市通道范围退出所导致的积极势头之内,加强了复苏的机会,并在即将到来的交易中瞄准了更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的预期表明,在即将到来的盘中,美元兑日元价格将有更多的上行空间,前提是美元兑日元价格稳定在142.25上方,目标是144.00的关键阻力。
预期交易区间在142.25支撑和144.00阻力之间。
今日预测:看涨
(亚汇网编辑: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