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今日私募基金要闻一览(2023年4月3日)

文 / 若雨 2023-04-03 22:12:10 来源:亚汇网

   1、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刘亦千:私募股权基金应纳入《基金法》范围 明确信托法律关系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行《基金法》自2013年实施以来极大促进基金行业发展,但并未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者无法诉诸于《基金法》的保护,理应将私募股权基金纳入《基金法》的适用范围,明确其信托法律关系。此外,外随着各类创新产品的涌现,也出现了当前《基金法》尚未涵盖的角色,如在公募REITs中涉及到外部资产运营机构等重要机构,这些新出现的角色也需要纳入到《基金法》的统一监管框架下。

  

   2、中伦文德李政明:私募股权基金面临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

  

   北京市中伦文德律所执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李政明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行《基金法》自2012年修订、2013年实施以来,对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运作,保护基金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基金业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基金法》并未明确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纳入监管范围,从实践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长期面临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统一规则、监管手段不足等问题,基金市场“伪私募”“乱私募”“明股实债”等乱象层出不穷。此外,部分私募基金风险事件,也引发行业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托管法律适用及职责边界的争议与相关探讨。李政明告诉记者,近年来投资者在诉讼或仲裁程序中将基金托管人与基金管理人列为共同被告或被申请人,甚至将基金托管人单独列为被告或被申请人的案件数量大幅上升,但目前法律规定仅约定了基金托管人的基本职责,并未对其职责边界作出明确界定,目前诉讼或仲裁中无统一裁判规则,导致实践中投资者无法及时维权、维权举证困难,出现法院或仲裁庭就托管人职责的裁判无统一规则的情况。

  

   3、基金经理“小作文”看点十足 量化私募“狂飙”遭遇离职潮

  

   近日,公募基金2022年年报披露完毕。一批知名基金经理在年报中发布的千字“小作文”再次出圈。对于过去一年的震荡行情,不少基金经理感触颇深,甚至直言“挨了市场一顿又一顿的毒打”。反思2022年投资的同时,基金经理们也对2023年市场进行展望,普遍表示将持更乐观态度,看好2023年投资机会。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在3000余字的“小作文”中直言:“我们的投资在2022年挨了市场一顿又一顿的毒打,虽然已经鼻青脸肿,但是,在这经济从收缩走向复苏的时刻,我们比以往更坚定、更乐观看待市场。我们深信机会的到来,我们在这段寒冬时期埋下希望与坚持的种子,希望能在2023年生根发芽。”

  

   4、兆易创新拟斥6400万元参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兆易创新(603986)(603986.SH)发布公告,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6400万元参与认购清控银杏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理人”“普通合伙人”或“执行事务合伙人”)拟新设立并管理的清控银杏创新(北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定名,以工商注册为准)(以下简称“基金”或“合伙企业”)的基金份额。基金计划募集总规模为人民币10亿元,首次募集规模为人民币4亿元,公司已就上述投资事项与普通合伙人及其他基金合伙人签署《清控银杏创新(北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以下简称“合伙协议”)及相关法律文件。

  

   5、年内超1500家私募基金被注销

  

   又有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被监管“清退”。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公告称,现有北京夷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1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中基协将注销该16家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据中基协官网统计,截至3月28日,今年年内共有1519家私募基金被协会注销。在“扶优限劣”基本方针之下,深圳、湖南等多地证监局持续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3月28日,湖南证监局公告称,对湖南伟大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据悉,伟大股权投资存在3项问题,包括部分私募基金募集完毕后,未根据中基协的规定,办理基金备案手续;将部分私募基金财产投资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实际控制的企业或项目;未要求投资者提供必要的资产证明或收入证明,未合理审慎地审查投资者是否符合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

  

   6、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量化私募多方位留住人才

  

   近期,多家百亿量化私募核心人才离职的新闻引发关注。资产管理是人才密集型行业,留住人才是投资机构非常重要的工作。面对行业的快速发展,私募需要更多思考从机制上、待遇上、感情上采取措施留住人才。量化私募,顶尖人才的比拼,近几年快速崛起的量化私募,主要有两种模式,一个投资经理模式,业内称为PM模式;另一个是流水线生产模式。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介绍,投资经理模式的管理人旗下设置多个投资经理,除了共享基础设施,项目之间互不干扰。流水线模式则是以基金经理为核心,团队内部明确分工——基金经理负责策略部署、交易执行及仓位分配,研究员负责挖因子。从各家私募的情况来看,投研核心人才都是公司的宝藏。茂源资本认为,一家公司的长期竞争力要以经营能力为基础。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候选人都应该更多关注量化管理人作为一家公司的“基本面”。

  

   7、多家巨头回应量化私募核心投研人员离职

  

   近期,多家百亿量化私募核心投研人员离职的消息在私募圈乃至整个市场引发关注。记者采访了相关机构,部分私募回应称确有个别投研离职,但对策略和业绩影响不大。量化私募的核心竞争力是策略迭代能力,投研尤其是核心岗位的人员变动很难不对公司及产品造成影响。受访私募认为,需要理性看待量化私募行业的人才流动,那些已形成完整人才体系的机构,即便发生个别人员的流动,依旧能保持业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8、量化私募“狂飙”遭遇离职潮

  

   经历了几年“野蛮生长”的量化私募,近期因“投研人员集体出走”事件吸引了大众的视线。记者调研发现,量化私募近几年上演“狂飙”式发展,内部待遇分布不均加之量化策略在A股市场大热,不少核心投研人员觉得“待在平台里不如自己干”,或是“择木而栖”。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无论采用独立基金经理制(完整策略组),还是流水线工厂模式,人才、技术、管理都是未来量化私募行业竞争的关键点。此外,随着量化市场逐渐拥挤,获取超额收益越来越难。对于自立门户的新量化私募,募资挑战艰巨;对于已经在市场中厮杀较长时间的“老机构”来说,想要继续获取超额收益,还需要拼细节,拼策略的创新性、敏锐性,拼发现合理价值的能力,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团队的比拼。

  

   9、私募寻星决出48家优胜管理人 国泰君安择优跟投部分产品

  

   经过近9个月的激烈角逐,由国泰君安(601211)证券主办的“国泰君安道合-群星璀璨-私募寻星”活动(2022赛季)圆满收官。3月30日,该活动的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共有50只产品上榜,对应48家管理人获评优胜管理人。比赛期间,所有管理人均纳入了观察名单,国泰君安将在赛后择优对部分私募管理人产品进行跟投。对于优胜私募管理人和其他优秀管理人,经遴选后将向各大同业机构进行推介,同时一些私募FOF(基金中的基金)机构也与国泰君安展开深度合作,实现管理人互推共投,真正拓展外部性。

  

   10、底部加仓 葛卫东罕见以这种方式现身 他妹妹却退出了

  

   国内宠物食品知名公司中宠股份(002891)今年3月末发布的《关于回购事项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透露,混沌天成资管-葛卫东-混沌天成精选策略6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新进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持有172.36万股,持股市值达到4126.30万元。这是葛卫东罕见以资管产品的形式进入上市公司股东榜单,此前他多是以个人名义买进。但是他的妹妹葛贵兰却是不一样的操作思路,在今年3月退出了公司前十大,此前她曾坚定持有中宠股份6个季度,就算股价震荡下跌也没有放弃。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