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年开始,随着金价持续走高,一种看似“返璞归真”的消费方式——打金,悄然兴起。消费者们不再执着于品牌溢价,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街边巷尾的打金店,拿着金条、旧首饰,只需支付一定的工费,就能打造一件全新的黄金饰品。
“我们在北京有7家连锁店,通州这家店铺是去年7月份新开的。工费只要25元每克,性价比很高的。”北京市通州区万达金街上,邵师傅打金店的店员一边向《中国黄金报》记者介绍,一边在手机上回复咨询打金的顾客,显得十分忙碌。
店铺显眼位置,挂着今日(2月17日)金价686元/克,回收金价660元/克的牌子。记者进门没多久,身后就走进来一对年轻情侣,询问打金能做的款式,正在抖音直播的店员不得不分身介绍,此时,小小的打金店内已经有三四组顾客在排队等待。
除了高性价比,打金还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在通州开了好多年了,师傅经验丰富,手艺是这个!”通州金铮铮打金店的工作人员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自豪地和记者介绍:“我们收费会贵一点,基础款的足金首饰要50元/克的工费,但是手艺绝对没话说,能做到90%以上的相似度。很多老顾客都冲着我们手艺好过来的。”
金铮铮店内,来了一位正在取货的女士,上门取自己一周前定制的足金首饰,她告诉记者,品牌店内的足金首饰太贵了,款式也大同小异。对比下来打金更便宜,而且也能做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款式。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打金店”“打金铺”的搜索量同比增长213%,相关评价和笔记条数增长超180%。
打金戒指、打黄金手镯成为热门搜索词,20岁至30岁用户占比近四成。
而在小红书平台上,“打金”相关的笔记数量已超过13万篇。
北京通州万达金街上的金铮铮打金店
打金店内的各种足金首饰和编绳工具“打金热”席卷而来,打金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范化程度上,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的打金店都允许消费者全程观看金饰的制作过程。
线上订单或者定制订单的消费者,大多数打金店会录制视频,且把拆箱、称重、打包等流程录制好视频,发给消费者。
打金过程中若出现损耗,一般门店老板也会以当天金价回收价格计算,抵消掉一部分手工费。绝大部分打金店会配备光谱仪,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然而,火爆的市场下,鱼龙混杂的入局者也让打金店水平良莠不齐。大多数打金店规模较小,工艺水平有限,只能打造一些款式简单的首饰,难以满足消费者对精致和个性化的需求。
也有一些打金店极力在短视频中把门店老板推成网红,且急于扩大规模,记者就曾在抖音平台看到一家打金店老板按照30天1万元的费用进行收徒。
急于求成的结果,就是学徒短时间内上手打金,导致最终的成品非常粗糙。
虽然在这股浪潮中,也不乏像琳朝珠宝这样的“老字号”,凭借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打金热”若仅凭个别案例,没有匠心与规范,能否持久仍有待观察。
打金店的火爆,折射出黄金珠宝行业怎样的变化?
一方面,消费者更倾向于价值导向型消费,在黄金保值属性与品牌溢价之间重新权衡。在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加理性,更注重性价比,但并非单纯追求低价,而是通过打金实现黄金持有成本优化,同时满足个性化需求。
打金店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这种消费心理,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持有黄金的方式。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产业升级的契机。传统黄金珠宝行业长期以来被品牌和渠道垄断,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打金店的兴起,打破了这种格局,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促使传统品牌反思自身定位,思考如何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未来,打金店将何去何从?
可以预见,随着金价波动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打金店行业将面临洗牌。那些工艺粗糙、缺乏特色的打金店将被淘汰,而注重工艺、设计和服务的打金店,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打金店的兴起,将与传统品牌形成差异化互补——前者满足基础加工与保值需求,后者聚焦设计溢价与品牌服务,共同构建更丰富的消费生态。
对于传统黄金珠宝品牌而言,与其将打金店视为威胁,不如将其视为一面镜子,反思自身不足,积极寻求转型。例如,进一步推广“流于口号”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满足消费者对独特性和参与感的需求;也可以加强与设计师的合作,提升产品设计水平,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打金店的风靡,是黄金珠宝行业变革的一个缩影。它既反映了消费市场的变化,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只有那些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升级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