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亚汇网APP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亚汇网讯,2月24日,汇丰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就变更注册资本有关情况进行信息披露显示,该公司唯一股东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拟向公司增资3.62亿元,增资后汇丰人寿注册资本将由23.14亿元增至26.76亿元,增资后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持有汇丰人寿100%股权比例维持不变。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于2月19日签署书面决议,同意本次增资事项的议案。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4日 14:08 23
每经记者涂颖浩 近日,汇丰人寿发布公告称,公司唯一股东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保险”),拟增资3.62亿元,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将由23.14亿元增至26.76亿元。上述变更注册资本事项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批准后生效。 据悉,汇丰保险于2025年2月19日签署书面决议,同意本次增资事项的议案。增资后,汇丰保险持有汇丰人寿100%股权比例维持不变。 2022年以来,汇丰人寿陆续完成股权变更、增资、渠道多元化开拓、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公司业务收入和偿付能力随之提升。最新一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汇丰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为130.89亿元,同比增长79%,净利润1.95亿元,较上年大幅扭亏。 汇丰人寿增资前后股权结构对照表 公开资料显示,汇丰人寿于2009年8月正式开业,目前经营范围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省、深圳、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 汇丰人寿最初由汇丰保险及国民信托于2009年合资组建,双方各持50%股权。2020年,国民信托将所持的50%股权转让给汇丰保险。2022年6月,汇丰人寿完成股权变更,正式成为汇丰保险在中国内地的全资控股子公司。 自汇丰人寿完成股东变更事宜后,作为汇丰人寿的唯一股东,汇丰保险曾向汇丰人寿进行过两次注资,使得公司的注册资本由10.25亿元分别提升至16.6亿元和23.14亿元。汇丰人寿相关负责人曾对此表示,这体现了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4日 08:02 18
2月21日金融一线消息,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人寿”)发布公告称,公司买入中国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务”)股票200万股,共计持有中国水务股票8200万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235%。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1日 23:01 27
2月21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再保险今日发布公告称,按照新准则口径,经初步测算,2024年度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80%至100%。2024年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为,坚持“发展有规模、承保增效益、投资要稳健”的经营理念,承保、投资两端发力,实现承保业绩持续改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1日 23:01 28
2月21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再保险今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于2025年1月经由公司营运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获得的原保费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66.28亿元。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1日 23:01 32
2月21日金融一线消息,北京金融监管局网站发布批复,核准周全亮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公司应要求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有关监管规定,自本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2个月内到任,并按要求及时报告到任情况。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到任的,本批复文件自动失效。
来源:燕梳师院 作者:辛苔 国华人寿的故事,还得从掌舵人刘益谦说起。曾几何,他凭借大胆而精准的投资操作,将国华人寿推向了行业的聚光灯下。然而,时移势易,如今的国华人寿却因投资策略的接连受挫,陷入了寸步难行的困境。难道,“金手指”刘益谦失灵了? 01 一月保费跳水 2月15日,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茂集团”)披露,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华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49.4亿元(未经审计)。 与同期保费收入71.9亿元相比,同比下降31.34%。可见,公司在一月份经营中出现了保费“缩水”。而保费“跳水”似乎成了一个趋势。1月11日,天茂集团亦披露了关于2024年度国华人寿的保费收入情况,具体实现346.4亿元人民币(未经审计),同比下降14.21%。 面对保费收入的连续“缩水”,国华人寿曾解释,由于追求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来降低负债成本,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不过,这一决策虽有利于未来的长远规划,但在短期内却直接导致了保费规模的缩减。 问题远不止于此。对国华人寿而言,更大的挑战是盈利能力的急剧恶化。从2019年到2022年,公司的盈利水平逐年下滑,分别为22.2亿元、11.1亿元、8.5亿元、4.8亿元。到了2023年,更是出现首亏,全年净亏损高达11.6亿元。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认为,公司2023年出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1日 23:01 25
专题:2025年金融315投诉曝光台 来源:北京商报 签单从线下到线上,展业从星巴克到小红书,互联网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便捷,同样也为保险销售人员带来了方便。 在一些互联网保险中介平台,保险业务员向意向客户发送一条投保链接,客户点开主动完成购买流程,就可以快捷地完成投保。不过,这看似便捷省力的渠道,却也成为“飞单”滋生的土壤…… 身在“曹营”心在“汉” “想给自己买一份保险,保险代理人给发来了五个产品做对比,选到心仪的产品点开链接就能飞速完成投保。”这样的场景你是否经历过?而在整个投保过程中,链接上的保险代理人是谁,是否执业于该产品所属保险公司,很少有人会注意。 可以说,互联网正改变着传统保险展业模式,保险交易从线下逐渐演变为线上。这也让部分群体也看到了“钻空子”的机会。 家住天津的肖宁(化名)是某头部保险中介公司保险代理人,最近她登录后台发现,自己公司的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的整体佣金已降至15%乃至更低。 自2024年以来,保险业“报行合一”的实施逐渐深化,中介代理渠道“报行合一”加快落地,在佣金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保险代理人开始将目光瞄向了“其他”高佣金平台。 肖宁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我本是抱着试试的心态下载i云保App,但我感觉找到了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根据肖宁的描述,记者了解到,肖宁所在的保险中介机构虽然在业内小有名气,但是成交后的佣金比例并不高,而一些其他保险中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1日 12:08 29
2月20日金融一线消息,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保险”)公告,1月附属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约为51.64亿元,附属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约为172.39亿元。阳光保险1月两家附属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约224.03亿元。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0日 23:02 14
原标题:2024Q4重大赔付金额超35亿!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火灾爆炸集中,国元、英大、阳光、华泰、中华财险列赔金Top10 来源:观潮财经 巨灾险见成效,灾难频发或增加财险公司压力? 截至目前,已披露2024年Q4偿付能力报告的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中,除铁路自保、中石油专属、中远海运、广东能源自保四家外,其余71家险企均披露其排名靠前的重大赔付案件情况。 据观潮财经统计,2024年Q4非上市财险公司重大赔付案件356起,合计赔付金额超35亿元。其中,赔付金额超亿元的赔案有7起,共涉及国元农险、阳光农险、英大财险和华泰财险四家险企。 赔付金额前10起案件中,国元农险、阳光农险、中华财险、华泰财险、英大财险分别发生3起、3起、2起、1起、1起赔付案件,合计赔付金额达14.53亿元,占2024年Q4总赔付金额的45.66%。其中,因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巨额赔付案件占8例。 赔付类型来看,2024年Q4赔付案件数量前三分别为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火灾爆炸,案件数量分别为78件、75件、43件,在总案件数量中分别占比21.91%、21.07%、12.08%;赔付金额前三为自然灾害、火灾爆炸、诉讼,分别赔付23.69亿元、3.05亿元、1.80亿元,在赔付总额中分别占比59.94%、9.58%、5.65%。 01 赔金Top10案占总赔额超四成 观潮财经统计,2024年Q4偿付能力报告披露的75家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0日 23:02 24
来源:圆心惠保 近日,由亚汇网主办的“2024新浪金麒麟保险行业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凭借在保险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卓越表现,圆心惠保斩获“2024年度卓越保险科技公司”殊荣,再次彰显其在行业内的专业地位和科技实力。 “新浪金麒麟保险行业评选”作为国内保险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评选活动之一,始终致力于发掘和表彰在保险行业中具有突出贡献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及个人。在过去一年里,圆心惠保等获评机构展现出了卓越的综合实力与专业素养,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收获了客户信赖与市场赞誉,树立了良好典范。 作为专业的保险科技公司,圆心惠保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致力于为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保险科技服务。 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2024年,圆心惠保持续升级优化智能理赔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理赔案件的自动化处理和风险识别,大幅提高了理赔效率和准确性,并成功获得国家专利认证。圆心惠保自主研发的“惠保大模型”,结合海量保险数据和先进的算法技术,能够精准预测风险、优化产品设计,并提升客户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目前,“惠保大模型”已申请技术专利,并通过国家相关算法备案,成为保险科技领域的重要创新成果。 2025年开年之际,圆心惠保积极拥抱新技术,联合共保体与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在“健康·佛医保”项目中率先引入DeepSeek智能工具,将大幅提升智能客服的服务能力。在理赔环节,“健康·佛医保”也将借助人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0日 23:02 23
来源:华夏时报 由中外合资变身外商独资企业后,中意财险开启增资计划。 近日,中意财险发布公告称,股东忠利保险拟向其增资4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06亿元)。增资后,中意财险注册资本金预计将由人民币13亿元增加至16.06亿元。目前,该增资方案尚待监管批准。 对于增资原因,中意财险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是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承保水平,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开启增资计划 这是中意财险“蜕变”后的首轮增资计划。回溯来看,成立于2007年4月的中意财险,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财险公司,由中石油集团旗下的金融业务管理平台中油资本和意大利忠利保险合资组建而成。中意财险曾在官网表示中外股东“强强联手,实力雄厚”,并称“卓越的股东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基础,是中意长远发展的根基”。 变数发生在2023年11月,彼时,中油资本将所持有的中意财险51%股权挂上北京产权交易所,转让底价为7.7377亿元。随后,意大利忠利集团以近9900万欧元收购中意财险51%股权,与中油资本挂牌价相当。 忠利集团方面表示,后续作为中意财险的单一股东,忠利集团将寻求扩大其在中国的分销网络,以中国双碳投资为基础,扩大绿色商业保险,并利用集团的全球、区域和本地专业知识来优化中意财险的分销策略等。 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曾向本报记者分析指出,中意财险被忠利集团全资收购变成外商独资保险公司后,必然会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登录亚汇网APP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2月19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显示,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人寿”)0.62%股权及孳息将于2月22日在该平台变卖,变卖价3424.42万元,评估价5350.66万元,大约打了六三折。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该笔股权曾分别于2024年11月22日、2024年12月13日两次挂牌拍卖,起拍价从4280.52万元降至3424.42万元,均以流拍告终。此次变卖价与第二次起拍价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人寿此前已连续四个季度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此外,渤海人寿多位高管“超龄服役”,其中董事长吕英博现年已64岁。 针对此次股权变卖事宜,渤海人寿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股权占比较低,渤海人寿作为独立运营的保险法人主体,内部运营和业务开展保持正常,不会受到此次事件的直接影响。 渤海人寿0.62%股权遭变卖 渤海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是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的人身险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金130亿元,主要经营普通型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等人身险业务。 评估报告显示,此次变卖的转让方是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如意科技”)。截至评估基准日(2023年9月30日),该笔股权及孳息评估值为5350.66万元。 从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如意科技是渤海人寿持股比例最小的
行业资讯 小亚 02月20日 08:48 18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亚汇通
欢迎咨询广告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