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3月下旬,原油市场成为全球金融与能源领域关注的焦点,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交织,致使市场波动明显加剧。
从期货价格表现来看,近期原油期货价格走势跌宕起伏。美国WTI原油周五收跌0.8%,但本周累计上涨约1.6%,实现连续第三周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西得州中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6美分,跌幅0.80%,收于每桶69.36美元,周四该原油创2月以来最高水平。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呈现出类似的波动态势,其主力日内跌幅一度达到2.00%,报72.48美元/桶。这种价格的频繁波动,反映出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激烈博弈,投资者对原油市场前景的预期存在较大分歧。
供应端方面,地缘政治因素持续扰动。美国加大对委内瑞拉和伊朗原油出口压力,这对全球原油供应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OPEC+计划2025年每月增产20万桶/日,叠加美国、加拿大、巴西等非OPEC国家增产(合计约55万桶/日),全球供应过剩预期持续升温。若美国与俄罗斯达成协议解除制裁,布伦特油价可能再跌5-10美元/桶。此外,从贝克休斯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3月28日,墨西哥湾钻井数持平;北达科他州钻井数持平;宾夕法尼亚州减少1口钻井;德克萨斯州钻井数持平,美国钻探公司在三周内首次减少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数量。这一系列供应端的变化,使得原油市场供应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对油价走势产生了直接影响。
需求端同样面临诸多挑战。随着航煤与汽油消费旺季结束,原油进入库存累积周期。截至3月1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大幅增加174.5万桶。中国山东地炼开工率持续低迷,进一步加剧全球需求前景的悲观预期。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政策虽旨在保护本土产业,但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抑制全球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原油需求。高盛已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从110万桶/日下调至90万桶/日。此外,美联储将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2.1%下调至1.7%,核心PCE通胀预期上调至2.8%,反映出其对经济动能减弱的担忧,美国衰退预期的强化直接抑制了原油消费,尤其是工业与运输领域,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同比下跌超30%,显示出航运活动疲软,印证了需求端的结构性疲弱。
市场情绪与预期也对原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洲际交易所(ICE)数据显示,3月25日当周投机者所持ICE布伦特原油净多头头寸增加55932手合约至262070手合约创五周新高。然而,市场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及能源政策存在担忧。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30家美国石油公司的代表参与匿名调查,结果表明2025年第一季度的不确定性指数较2024年第四季度几乎翻了一番,从22.4升至43.1,美国石油公司的代表们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和能源政策给能源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并导致成本上升。这种担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加剧了原油市场的波动。
综合来看,当前原油市场处于多事之秋,供应端的地缘政治冲突、增产计划,需求端的经济增长放缓、库存变化以及市场情绪与预期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原油价格走势充满变数。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各类因素的动态变化,以便在复杂的原油市场中把握投资机会,规避潜在风险。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