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2022年11月1日拼多多股票【PDD】实时行情

文 / 章天 2022-11-01 19:26:29 来源:亚汇网

   基本消息面

   11月1日美股盘前,拼多多涨近8.13%。

   相关新闻消息  

   近日,有一位消费者表示在拼多多平台购买了一件标有“lululemon”“假一赔十”标志的夹克,收到后发现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品牌。该商家回应,这件夹克商品为自家生产,质量有保障。

   当联系拼多多客服咨询“假一赔十”服务时,拼多多客服对“假一赔十”进行重新定义,判定这种情况属于描述不符、货不对板,最终该消费者的申请被拒绝。该夹克商品目前已下架。

   消费实验室发现,还有许多消费者在拼多多平台申请“假一赔十”服务时,遭到了拒绝。有消费者质疑,拼多多的“假一赔十”是否真的在保护消费者权益?

   拼多多定义的假一赔十

   10月26日,“拼多多重新定义假一赔十”微博话题一天内阅读量达27.4万次,据这位当事拼多多客服所说,假冒品牌的定义是未经品牌方允许擅自假冒他人品牌商品,可以获得假一赔十赔偿。但现在是商家宣传另一个品牌,消费者收到货是另一个品牌。这种情况不在“假一赔十”的范畴内,买家可以申请退货退款,商家承担运费。

   据相关规定,假冒产品的认定标准主要表现为伪造他人商标、标志;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厂名厂址;伪造、冒用他人的质量标志和生产许可证标志。

   这么说来,拼多多客服的判断似乎合理,但在一般消费者的认知里,对“假”的定义就是收到的商品与宣传不符,正如上述消费者想要购买的是“lululemon”的夹克,如果商家售卖的是自家品牌,却在商品宣传页中添上“lululemon”的品牌名加以诱导,对于该消费者来说无异于收到了“假货”。

   一位法律博主发文称:消费者的交易目的明显没能实现,商家就是在欺诈消费者,违反交易合同约定,损害消费者利益。该案例中消费者可以追究商家欺诈消费者的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第十二项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不得有下列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价格表示、促销方式、现场说明和演示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若平台明知或者应知卖家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话,平台也具有一定责任。

   假一赔十申请难

   拼多多平台相关规定显示,若收到商品为假冒品牌,可获得十倍现金券赔偿。拼多多人工客服表示,拼多多对假冒品牌的处理非常严格,一旦平台核实凭证有效,会全力维护消费者权益。

   而这个“平台核实凭证有效”,似乎是许多消费者申请维权路上的“坎”。

   拼多多客服对消费实验室表示,若收到商品需要检测品质真假的话,建议寄回拼多多平台进行检测。“拼多多有认证的第三方鉴定平台吗?”对于这个问题的追问,消费实验室并没有得到该客服的正面回答。

   网友“草莓西瓜瓜”反映,拼多多客服曾表示只接受“红章鉴定”,就是国家承认的第三方鉴定机构,但这位网友联系了好几家,都不支持个人送检,拼多多向她表示没办法协助送检。

   小红书网友“小岛金渐层猫舍”在评论区表示,国家承认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大多不收普通用户的鉴定,只收集团和公司的送检。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